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居易故里
 更新时间:2024-03-29 04:59:33

白居易故里 - 简介

白居易故里

白居易故里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关于白居易名字的来历,东郭寺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东郭寺村地势低洼,一度积水成患。白居易出生时,男人们都出去排水了,妇女们急得在家里烧香祷告。就在此时,44岁的白季庚老年得子,其18岁的夫人陈氏生下一个男婴,祖父白湟就给孙子起名“居易”,意思是希望孙子能得到一个容易居住的地方。 新郑于是也就成了白居易的故里。

白居易故里 - 历史传说

传说白居易幼时身体娇弱,却是个聪明绝顶的神童。长到半岁时,妈妈时常抱他到屏风前,教他念字看画。生下六七个月,小居易就会认“之”、“无”二字了,此事一时传为奇闻。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亲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后来忆及青少年时代的求学情景,他撰文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成厚茧)。”在良好的教育下,白居易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通音律(音乐),10岁能解读诗书。这些经历,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很少有人注意到,白居易还是一位为民称道的好官。

白居易12岁那年,河南一带发生战事,白季庚便送儿子到越中(今江浙一带)避乱。从此,白居易就离开了故乡新郑,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中原文化是白居易成长为一个伟大诗人的肥沃土壤,虽然只在故乡新郑生活了12年,但白居易对养育他的这片热土十分热爱,故乡的一草一木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新郑县志》记载,离开家乡44年后,从苏州卸任返回洛阳途中,56岁的白居易特地取道新郑,他来到溱洧河边停留了很久很久,面对满天晚霞,无限乡情涌上了诗人的笔端: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如云女,但闻芍药名。

童年时代,白居易常常来到新郑溱水河畔游玩。从白居易这首感念童年生活的诗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故乡的溱水河当年河水潺潺,游人如织。燕啁莺啼,蜂飞蝶舞的诗情画意!

诗写成后已近黄昏,白居易策马回到阔别多年的东郭寺,在自家老宅里停了一夜。这天,一夜无眠的诗人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写在了一块石碑上,表达了他对哺育自己的家乡的一片真情。可惜,这块石碑现在已经丢失了。

诗人还作了《宿荥阳》一诗。史料记载唐时新郑属于荥阳郡管辖,诗中以大代小,“宿荥阳”实指诗人宿新郑。诗云: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迢迢四十载,复到荥阳宿。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旧去失处所,故里无宗族。岂惟变市朝,兼亦迁陵谷。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记忆是“宛然犹在目”,对故园的感情是何等真挚。

白居易在东郭宅度过了童年时代,其祖父白湟作古后葬于新郑辛店镇。新郑白氏约有十万余众,广布于禹州、许昌等14个县市,追根溯源,均系白居易的后裔。无论徙居何处,白氏后裔都认定新郑是他们的发祥地和第一故乡。每年农历7月15日,白氏后裔都返回新郑祭祖,久而久之形成古会,一直沿袭至今。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