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20 12:10:04

教学要求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教学设计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使学生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专业用语。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二)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二、教学重点

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知识。

(板书:只有一个地球)

(二)范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文章。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字音不易读准,教师要重点指导,使学生准确掌握生字的读音例如:“矿”、“慷”、“贡”是后鼻音;“赐”是平舌音;“c@”容易读成“s@”。另外,“扁”虽然不是生字,但它是多音节,本文读“pi1n”,而不是读“bi3n”。

3.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有幸:有机会。

太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无限空间。

宇航:宇宙航行的简称。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外空间航行。

天际:天边,眼睛看到的天空地交接的地方。际,靠边的或交界的地方。

遨游:漫游。遨,漫游。

映入眼帘:映入,事物的影像照进。眼帘,眼皮或眼底。映入眼帘,映照进眼睛里。

晶莹透亮:形容闪闪发光,十分明亮的样子。晶莹,光亮而透明;透亮,很光亮。

纹痕:纹路和痕迹。

交错:交叉、错杂。

摇篮:文中指比喻革命、文化、运动等的策源地。

壮观:文中指景象宏伟。

和蔼可亲:态度温和,可以亲近。和蔼,态度温和,使人容易接近。

璀璨:光彩鲜明。

恩赐:旧指封建帝王的赏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本课用来指地球给人类的赏赐。

慷慨:待人热情,肯用财物帮助别人。

节制:限制或控制。

开采:挖掘(矿物)。

资源:物资、动力等天然来源。

滥用:胡乱使用;不加节制地使用。

枯竭:水源干涸;来源断绝。

设想:文中指想象,假想。

目睹:亲眼看到。睹:看。

4.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

近义词:

遨游——漫游 眼帘——眼底

交错——交叉 壮观——壮景

谈笑——说笑 庄严——庄重

摇晃——晃动 沉寂——沉静

耸立——挺立

反义词:

交叉——平行 灵活——呆板 援晃——静止

形近字:

出示投影,请同学们充分讨论形近字的区别,再根据字义口头组词。

裹(包裹) 渺(渺茫)

衰(衰退) 缈(虚无缥缈)

矿(矿工) 赐(赏赐)

旷(旷课) 惕(警惕)

贡(进贡) 滥(泛滥)

责(责任) 监(监视)

胁(胁迫) 睹(目睹)

协(协作) 赌(赌气)

(四)理清文章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地球的?

2.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3.订正:

第一段(

1、2):讲地球很小,地球上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第二段(

3、4):讲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有些资源已遭到人类的破坏。

第三段(

5、7):讲在宇宙之中,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是地球。

第四段(

8、9):讲宇航员的感叹,呼吁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五)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初步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二)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三)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地球知识和自然资源等知识的专用词语。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根据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这样的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读后用笔画一画有关词语,然后讨论出地球的特点。

(板书:美丽而又渺小)

出示投影片,学生讨论地球的美丽。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地球知识方面的词语。如:“纹痕相互交错”。

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出示地球仪,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半径”、“地球表面积”、“陆地”等。

(地球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在群星璀璨的宇宙里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说明地球小,人们活动范围更小。

(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地球小,人类活动范围更小。)

指名读第一段,加深理解。教师小结引出下文。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的、壮观的,然而它又是渺小的,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范围更是很小很小。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但有些人却不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了解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不能够随意破坏的。

(二)讲读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边听边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画出来。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什么是有限的?

(有一定的限度。)

文中的自然资源分为两种,请看投影片,填空。

通过读书和填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两个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表现在哪里?其结果如何?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不加节制地开采。结果:矿产资源越来越少。)

(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结果: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什么是“节制”和“不加节制”呢?

(节制的意思是限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不加节制就是没有限制,没有计划地随意进行。)

出示小黑板,解决思考练习的第2题。

指名读句子,注意黑体字的部分,再举个具体例子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关联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如:“但是……”后面说的是与前面恰恰相反的事实。紧接着的“不但……还……”表示这种恰恰相反的事实有两个方面。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可举以下具体例子加以启发。

水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但是,因为众人随意破坏水资源,向江河里排放各种废水废物,特别是有毒的化学品,清洁的水源就不能再生了。我国每年可用的水量为7000亿立方米,受污染的水量为3000亿立方米,剩下的清洁可用的淡水就只有4000亿立方米了。不但如此,这样做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例如,使人害病(包括癌症),使鱼类灭绝……?

(这段话说明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随意毁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本来”一词,说明水、森林、生物和大气这些资源不像矿产资源那样,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一句,充分地说明了人们带给地球的危害,使得可再生的资源不但不能再生了,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明确表明,如果人类不去爱护自己的地球,那么人类的生存都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概括地说一说。

板书:

(自然资源有限)

(三)讲读第三段。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地球在宇宙中这样渺小,自然资源又是有限的,于是有人提出新的说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的说法能行吗?为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枯竭”的词意(用尽断绝),重点体会“即使……也……”表示假设的让步。科学家们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退一步讲实现这个设想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火星或月球上缺少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气等。少数人类有可能,人多了不行。因此文章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部分用什么告诉人们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一,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板书:

(不能移民)

教师引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讲读第四段。

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板书:精心保护 造福后代)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第

1、2句和第

3、4句是什么关系?能试着说一说吗?

(因果关系。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五)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数据,一层一层地让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知识,告诉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这么一个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护,那将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我国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的重任。

(六)谈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

(七)解决课后练习第3题。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举例:

渺小: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群策群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贡献: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一副好的身体,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森林资源的危机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120位之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当中。1981年与1976年相比,全国林地面积减少309万公顷。据调查,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西双版纳是我国一片比较完整的热带雨林,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和珍稀动物。由于不适当的开垦,平均每年毁林22万亩,森林覆盖由1949年的69.4%下降到1980年的26%。

北京地下水的污染 北京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地下水资源正面临被严重污染的危险。污染源主要来自人本身和自然界两方面。从自然界来说,每一场西北风都要给北京带来大量的泥沙和尘土,落到地面后被雨水夹带渗透地表,污染了地下水。人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比自然界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现在北京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几乎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理就排进河流。被污染的河水渗透河床及沿岸地表,造成地下水污染。人为污染还来自超采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地下水所含各种有害物质高度浓缩。为了解决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要实行南水北调。但如果不注意解决地下水污染,即使将来每年十几亿立方米南水北调进北京,也可能抵不了地下水的污染。何况那时北京的用水量将远远超过今天,北京水资源形势将因此更为严峻。

耕地面积的减少 我国人多地少,1978~1994年,全国耕地净减6880万亩,人口增加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减至1.19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目前人均耕地已下降到不足0.6亩,以致人们把可耕地称为“保命田”。但近年来土葬成风,不但埋葬死人,还为早已去世的祖先造坟立碑,甚至为活人圈地垒坟,导致良田抛荒。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资料提供者: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