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运用“教扶放”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相和》一课教学及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20 04:49:19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有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根据这三个小故事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这一特点,采取“教──扶──放”的教学方法,即精讲(教)“完璧归赵”,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略讲“渑池会”,让学生用方法去进行学习;学生自学“负荆请罪”,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请看下面三个教学片断:

运用“教扶放”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相和》一课教学及反思

〖片断一〗

教“完璧归赵”。

师:齐读课文1~3自然段,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生:故事起因是秦王用十五座城换一块和氏壁,赵王不知怎么办,非常着急。

师:一块玉壁换十五座城合不合算?赵王为什么着急?面对这个难题,怎么办?请同学们重点读课文4~9自然段,谁来把这个故事经过说一说。

生1:赵王同意蔺相如带和氏壁出使秦国。

师:蔺相如有能力解决这个难题吗?他怎样解决?

生:蔺相如把和氏壁交到秦王手中,但是,秦王绝口不提换地,蔺相如怎道秦王无心换城,指出和氏壁有点儿小毛病,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壁说,你若来强夺,把头和和氏壁一块撞碎。

师:他真的把脑袋和壁一块撞碎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蔺相如抓住了秦王贪婪的心理,由此以攻为守,使对方不敢强夺,以保住手中的宝玉。

师:秦王果然怎样?

生:连忙叫人把地图拿来,允诺划十五座城给蔺相如看。

师:这样蔺相如放心吗?

生1:不放心。

师:为什么?

生2:因为秦王贪婪,以强欺弱,所以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以拖延时间,把和氏壁送回赵国。

生3:因为秦王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全班哄笑)

师:同学们都对故事的经过了解的不错,“完壁归赵”的结果怎样?

生:蔺相如叫手下的人化了装,把和氏壁送回赵国,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放他回赵国,由于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结果被赵王赏识做了上大夫。

师:同学们请你们把学习这个故事的方法,归纳出来。一是首先认真地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是认真对一些重点段落要要认真阅读。三是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典型的事例分析人物。

〖片断二〗

扶“渑池会”。

师:出示思考题目,让学生在阅读时,一边回答下列问题:这个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赵王为秦王击鼓瑟,相如逼秦王为赵王击?双方没有决定胜负,为什么?结果,秦王为什放赵王回去,蔺相如又怎样?

生1:这个故事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会见。

师:经过怎样,谁来说一说。

生2:相见后,秦王要赵王为他击,因为他知道秦王凭着自己的强大,以借此侮辱赵王,以达到他的侵略野心,但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赵王不得不推辞。

生3:赵国的文官蔺相如看见这种情况,用以“拼”来威迫秦王为赵王鼓瑟。秦王没有办法,只好为赵王鼓瑟。

师:但是,只是平局。秦王会罢休吗?

生1:不是,对于强大的秦王来说是一个耻辱,因为赵王给秦王鼓瑟是一种高级的艺术,而赵王为秦王击是一种低级的艺术,对于弱小的国家是赵国胜利了,而秦王没有办法。

生2:秦王不甘心受到侮辱,秦王当时想动武,但他知道赵国武将廉颇有重兵在边界,如果敢动手,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因此,只好把赵王放回去,由于蔺相如以死来保护赵王,维护国家尊严,立下大功,所以当上了上卿,引起廉的妒忌。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那么请自学第三个故事。

〖片段三〗

放“负荆请罪”。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学习“渑池会”,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看哪组学得最好。

生: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后,蔺相如由做大夫,升到上卿,引起廉将军的不服气。

师:为什么服气?

生1:在廉将军看来,蔺相如能做的官比我大,他只是靠一张嘴,没有什么本事。而我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官职比他小,但是,仔细一想,秦国不敢攻打赵国,主要是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不应该为私利,而放弃国家利益,于是,知道自己错了,所以,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师:为什么向蔺相如请罪?

生:国为廉颇知道自己错了。

师:说明廉颇是什么人?

生:是一个讲义气,有错就改的将军。

师:回答很好。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蔺相如知道廉颇不服气,因此,有意回避他。

师:为什么要回避他?是不是害怕廉颇?

生:不是,这样回避有三点好处。一是避双方的发生不愉快的冲突。二是避免损害双方的感情,又损害赵国的利益。三是有利于双方反省。

师:结果怎样?

生:廉颇通过反省,认识自己错了,向蔺相如请罪,最后成为好朋友。

师:你觉得蔺相如和廉颇是一个什么人?

生1:我觉得蔺相如是一个识大体的、顾大局的人。蔺相如是一个胸怀开阔的人。

【教学反思】

1、精心设计教“完璧归赵”,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学读书学习。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要的是学生达到自能读书的学习境界,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语》。《将相如》是由三个故事组成,其结构上相似之一特点,才用教──扶──放的方法,即精(教)“完璧归赵”这一段意在以此做到范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下文的“扶”和“放”打下基础。首先,教师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总起段,以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接着让学生默读重点段,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为什么重点段要采取默读方式呢?因为默读最利于思考,便于深究课文,还有指名读,意在读后让学生评读;还有自由读,主要是让学生练习表情朗读,培养阅读能力。例如第4自然段,当蔺相如准备出场时,教师相机点拨:“蔺相如有能力解决这个难题吗?他是怎样解决的?”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设疑点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带着这一问题去学习下文。再如蔺相如和秦王斗争开始了,矛盾一触即发,教师及时点拨:“相如为什么取回壁?”、“壁上真的‘有点儿小毛病’吗?”真的把脑袋和壁一起撞碎吗?”这一点拨引导,把学生思维引向纵深,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也初露端倪。这样的抓关键处点拨,学生也就能翻然领悟,懂得了如何抓关键处学习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课文结尾,教师把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进行归纳,由此可见,把学习方法进一步深化。

2、半扶半放教“渑池会”,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由于在上一段学习“完璧归赵”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如果教师在“渑池会”时候,一味追求形式,就放开手不管,让学生进行自学是很难收到效果的。为此,教师采取由教精教“完璧归赵”后过逐步转到半扶半放教“渑池会”,即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点拨,一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时,教师先出示几道问题:这个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赵王为秦王击鼓瑟,相如逼秦王为赵王击?双方没有决定胜负,为什么?结果秦王为什放赵王回去,蔺相如又怎样?(这是教师扶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去学习,经过学生的努力,学生能够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有的学生说:“这个故事起因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会见。”有的学生说:“故事经过是赵王和秦王相见后,秦王要赵王为击,因为他知道秦王凭着自己的强大,以借此侮辱赵王,以达到他的侵略野心,但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赵王不得不推辞”。有的学生说:“赵国的文官蔺相如看见这种情况,用以“拼“来威迫秦王为赵王鼓瑟?”秦王没有办法,只好为赵王鼓瑟。”教师说:“但是,只是平局,秦王会罢休吗?教师这时的点拨,起到了一个引导学生向更深层知识探究。”有的学生说:“不是,对于强大的秦王来说是一个耻辱,因为赵王给秦王鼓瑟是一种高级的艺术,而赵王为秦王击是一种低级的艺术,对于弱小的国家来说是赵国胜利了。有的学生说:“秦王当时想动武,但知道赵国武将廉颇有重兵在边界,所以不敢动手,只好把赵国放回去,蔺相如当上了上,引起廉的妒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半扶半放,还是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学生自学“负荆请罪”,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由教“完璧归赵”到半扶半放教“渑池会”,由于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和方法,所以在学习教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时候,教师放开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过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回答:“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会”后,蔺相如做大夫,升到上卿,引起廉颇将军的不服气。”学生已经知道故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不管,当学生在学习进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探究,教师点拨:“为什么不服气?”有的学生回答说:“在廉将军看来,蔺相如能做的官比我大,他只是靠一张嘴,没有什么本事。而我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官职比他小,但是,仔细一想,秦国不敢攻打赵国,主要是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不应该为私利,而放弃国家利益,于是,知道自己错了,所以,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这时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的任务可以说是完成了,但教师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向蔺相如请罪?”学生回答说生:“国为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师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蔺相如和廉颇是一个什么人?”有的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蔺相如是一个识大体的、顾大局的人。蔺相如是一个胸怀开阔的人。”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4、组织“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为宗旨的教学活动:

问题是思维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认为:“好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实践证明,这些观点是十分正确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搞科学”,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善于进行发散思维。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