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七年级下册《圯上敬履》教案汇编
 更新时间:2024-03-29 08:21:29

《圯上敬履》教案一

七年级下册《圯上敬履》教案汇编

一、教学背景

《圯上敬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长春版下册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在第十五课,是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是《史记留侯世家》的节选,刻画的是青年时期张良的一段奇异的经历。课文所反映的张良的核心品质就是他的隐忍有容、对老者的尊敬。正是他的这种品质,黄石老人才最终将《太公兵法》传授于他,为其以后成就大业奠定基础。学习本文即引导学生学习张良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这即学习本文的重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文言文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364教学模式改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流程介绍

1、 预习

1)下发预习提纲,将本文的学习内容编写到预习提纲中:作者,实词,背景,课文内容,主旨等,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我设计的五组题

预 习 提 纲

学生问题

第一组题

1、朗读全文

2、解题及介绍背景

3、理解良孺子可教矣。

4、总结此层的实词

第二组题

1、朗读全文

2、介绍作者

3、理解后五日平明后五日早会。

4、总结此层的实词

第三组题

1、朗读全文

2、介绍《史记》

3、理解五日鸡鸣后五日复早来。

4、总结此层的实词

第四组题

1、朗读全文

2、主题归纳

3、理解五日常习诵读之。

4、总结此层的实词

5、编演课本剧

第五组题

1、 朗读全文

2、介绍写作特色

3、归纳张良及老人的形象

4、学习本文的启示

5、体会张良尊重老人,坚忍的精神,写一篇读后感。

2)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向,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让学生查找工具书解决实词、作者、背景。合作交流解决文章内容等等。3)学生

据预习提纲自学。4)交流质疑,小组内可先进行交流,落实基础知识,教师进行巡视指导。5)组内预习展示,由学困生展示文本的基础知识。如(1)实词:骈 称 食 见 等 策 材 意 临等。(2)介绍作者韩愈 (3)朗读 (4)背诵 (5)写作背景介绍等。

2、展示

展示课有五个环节组成:1)预习交流2)明确目标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插巩固。学生们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一小插曲(也是本课的亮点):有同学问抽到第一组题的小组老人再三为难张良,如果你是张良你怎样做?两小组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们对张良的形象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3、反馈

以提问或试卷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反思

364教学模式,是我校于09年8月在总结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洋思中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3即三个板块:预习、展示

反馈。6即六个环节:1)预习交流2)明确目标3)分组合作4)展示提升5)穿插巩固6)达标测试。4即四清手段: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教师营造了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避免展示只简单呈现预习内容,我采取以下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

1、指导预习。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应及时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及时纠正理解上的偏差。在预习时有的学生认为张良的做法太傻,对这样的认识就应当及时加以引导。

2、精心设计预习题。应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 教师要想设计出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的问题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努力。

从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林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

从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从问题涉及的内容看,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如预习提纲五组题的第四题,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3、相互质疑、层层深入。在展示时,听讲组与展示组相互提问、相互质疑,在质疑答疑过程中学生就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课堂辩论。在展示时,如果学生即兴展开论辩,教师应放手让辩论双方尽情展示,并引导更多学生加入。理不辩不明,如前文提到的,在论辩中就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5、及时评价、多加鼓励。对学生的好想法、好见解,要多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圯上敬履》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史记》的文学常识及司马迁、张良的有关知识。

2.理解重点实词。

3.把握文章主题,分析张良及老人的形象。

4.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对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好品德的赞扬与继承。

教学重点

1.《史记》及司马迁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主题,分析张良及老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与理解张良所具有的优秀品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高祖刘邦曾经对一个人作出这样的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并承认自己不如他。那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的汉初三杰之一的著名军事家张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张良年轻时候的故事。

二、作家作品

1. 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史官家庭。其父司马谈,做过30余年的太史令。司马谈逝世时嘱咐司马迁要做第二个孔子,写第二部《春秋》,这正是司马迁矢志写《史记》的动力。

2.《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史记》以人立传,集传成史是主体,它多方面运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历史人物,史实与艺术表现完美结合,这是司马迁《史记》一书的独特成就。为此,鲁迅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在朗读中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帮学生解决有疑问的字词。

2.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互评,说一说,哪组同学读得好,为什么?

由此环节让学生透过文字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形象。

(1)朗读老者的语言,要体会他故意考验的心态,他的笑、他的怒、他的喜,背后是怎样的一番良苦用心。由此说说老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张良的一个诺,要读出他当时既诚恳虚心又满腹狐疑的复杂心态,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认真体会。

3.分角色朗读中会发现张良的语言极少,那么我们通过哪些地方去了解张良呢?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对张良的动作、心理的描写,想象一下张良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4.由此看出,张良具有怎样的品质?(全面理解张良的人物形象)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在年轻时有特殊的经历?

6.学习过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四、总结

《圯上敬履》只是《史记留侯世家》的节选,但是我们以小见大,由一件小事看到了张良身上优秀的品质,也正是由于这些品质,成为后来张良成功的重要基础,张良后来又有哪些成就?《史记》中还记载了你所喜欢的哪些人物的哪些事件呢?我们将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研究。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3~5人合作,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以《史记》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办一期手抄报。

要求:(1)角度选取要具体集中,不可空泛,主题要鲜明;(2)内容要翔实,有理有据;(3)可有自己的评论,鼓励创新设计。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