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初中人文精神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8 11:21:20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

初中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可以激发人的动机和热情;创造和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它可以对人和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合理、有效的导向,促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民族凝聚,使社会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易经》中又说:“观乎天文,以察事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华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心灵,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可见,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前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K体)1.进行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发展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两种基本需要。正如李铁映在2001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所指出的:“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有两轮共转,协同前进,两翼共振,携手同飞,才能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才能推动整个科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K体)2.进行人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个人人生的成败。几十年来,强调以工具理性为指导的教育忽视了其价值理性,造成人文精神的长期缺失,从而培养出大量德智分离、有能无德的“人才”,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目共睹,不久前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烧碱泼熊便是一个典型。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有坚定信念、锲而不舍、惩恶扬善、公正无私等人文精神,在现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K体)3.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语文课育人塑人功能的需要。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语文课在教学目的上受到的牵制使得这门课的育人塑人功能急剧萎缩,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的内涵变得狭隘。课堂上仅重视理论和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了以人文性和审美性为特征的德育功能,使得爱国道德教育往往是被抽去了意韵和灵魂的“大道理”。一方面学生的心理愈渐成熟,而另一方面,以知识为主的语文课在人文教育精神上的缺失,使学生很难“亲其师,信其道”。一言以蔽之:道德的皮和灵魂的被人为地剥离,剩下的只有被应试异化的悲哀和感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渗透人文精神,有效地使所授知识变得生动,富有情趣,并贴近学生个性,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素质所需。

三、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实践

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K体)1.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属性。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我认为:首先,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再次,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从阅读学讲,文章本是情铸成,字字句句吐衷肠,从写作学讲,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情到深处文自工。因此,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K体)2.积极挖掘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地把课体知识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古往今来,诚、信二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和行为指导。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季布列传》也记载:楚汉名将季布以不轻然诺,严守信义,为世人称道,故有“一诺千金”的美誉。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置之脑后。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与缺失人文精神的社会实例相结合,并通过论证、分析,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单纯地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追求。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K体)3.审美精神的培养。美学是真正的人学。我主张,语文教学应走审美教育之路,即从审美的角度研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审美活动的过程。从审美的客体讲,现行教材中包含了众多审美因素,如小说中的主题、形象,散文中的画面、结构,诗歌中的意境、意象,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还有文章的构思美、立意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等,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从教学审美主体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审美心理活动,如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绪以及审美灵感等。从课堂美的创造主体讲,教师授课讲究教学艺术,即教学活动具有可欣赏性、创造性和个性,要用审美的精神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K体)4.利用现代科技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基础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网络教学为学生知识、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人文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K体)5.我们教师应该有研究精神。语文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曾经强调:“教师拥有研究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有力地和迅速地推进教学的技术,而且将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与尊严。”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导致了语文教师专业自主权力的缺失。语文教师拥有研究精神就要把“研究”作为解放自己的武器。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系统。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老是照着专家、学者的法子去套,而是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有了研究精神,就能够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做语文教学的主人。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精神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如何使人文精神在初中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是值得所有教师积极研究探索的课题。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