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9 14:02:09

文段12

岳阳楼记练习题答案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⑶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⑷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⑸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樯倾揖摧 (断折) ⑵浮光跃金 (金色) ⑶把酒临风 (持、执)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进:在朝廷做官;退:隐居江湖)

⑸薄暮冥冥 (迫近) ⑹多会于此 (在,到) ⑺春和景明 (日光)

⑻不以物喜 (因,因为) ⑼予观失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

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朝廷) ⑾朝晖夕阴 (日光)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岳潜形。 译:山岳隐没了形体。

⑵长烟一空。 译: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⑶静影沉璧。 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⑷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⑸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

⑹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⑺商旅不行,樯倾楫。 译: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

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偏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作岳阳楼记的缘由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⑶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时间上写尽湖光山色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⑷与“悲”相照应的八个字是:去国怀乡,忧馋畏饥。

⑸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⑹动静结合写湖光月色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⑺描写的景物中,最能表现“悲”“喜”二字的句子分别是:虎啸猿啼、渔歌互答。

⑻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⑼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⑽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

①这个语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

②这个语段巧妙地利用设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忧君”思想。(×)

③这个语段论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表露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负。(∨)

6.文中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

答:“进”指“居届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7.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⑴“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⑵“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

8.选文第⑵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前人之述/备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10.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答: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1.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答: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12.第⑵段的哪句话能领起下文?

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3.选文第⑶⑷段的气氛分别可用一个字概括,它们是:悲、喜。

14.第⑵段“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点明对景物略写的原因。

15.第⑷段写景,时间上由白天到夜晚。

16.解释下边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一个含“怡”字的四字短语。

心旷神怡 ⑴意思:高兴 ⑵短语:怡然自得

17.在第⑶段中用横线画出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面悲者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8.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第⑵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⑶⑷两段构成了总分关系。

20.读⑶⑷两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填写下表。

第⑶段 第⑷段

景色特点 满目萧然 春和景明

观者心情 感极而悲者矣 其喜洋洋者矣(或:心旷神怡)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