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东教育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能力创新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4 19:41:52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能力创新卷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字典语文网一直陪伴您。

广东教育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能力创新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只错一个的是( )

A. 焚椒兰(jiāo) 不霁何虹(q) 垣墙(hun)先妣(bǐ)

B. 长号(ho) 老妪(y) 偃仰(yǎn) 蓬蒿(hāo)

C. 呱呱而泣(guā) 朝菌(zhāo) 架梁之椽(yun) 鼎铛玉石(dāng)

D. 分外妖娆(fn) 斑鸠(jiū) 宿舂粮(chōng) 举酒属客(zhǔ)

答案:B

2. 下列选项中,字型全对的一组是( )

A.阖门 毛骨悚然 浮想连篇 蓬蒿

B.万籁俱寂 横槊赋诗 烦燥 眷属

C.沧海一栗 尽态极妍 呕哑 媵嫱

D.斑驳 屋檐 泠然 异爨

答案:D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东犬西吠

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东望武昌

C.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D.六王毕,四海一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是:( )

A.又杂植兰桂木于庭 B.日过午已昏

月出于东山之上 大母过余

C.比去,以手阖门 D.盘盘焉,囷囷焉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答案: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虽然去美国读书了,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B. 我和李刚小学毕业后就分别去了不同的学校读书,没想到几年后,我们竟然考进了同一所大学,真是破镜重圆。

C. 他这个人从来都是独善其身,同学有了麻烦,他每次都是躲得远远的,更别说关心帮助了。

D.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们公司的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答案:B.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句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 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 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二、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7-21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8.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9.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分别指的是: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宋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人;④是指宋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宋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宋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10.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7.B 8.B 9.B 10.C

(二)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1.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东犬西吠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③凡再变矣 ④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答案:B

12.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先写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

B. 第二段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全段突出一个悲字。

C. 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典型细节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D. 语言明快简洁,叙事、描写和议论融于一体,读者荡气回肠。

答案:D.

13.选出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翻译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家的狗向着西叫,客人跑过厨房去赴宴,一群鸡住在餐厅里。

B. 东家的狗,到西家去咬,来做客的人必须躲着走,越过厨房到大厅去吃饭,可是鸡却伏再大厅里。

C. 东家的狗若听到西家的声响,就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栖息在厅堂里。

D. 东家的狗叫,西家的狗也叫,客人要绕过厨房参加宴会,一群鸡也住在宴厅里。

答案:C.

(三)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B. 寄蜉蝣于天地

C. 羡长江之无穷

D. 托遗响于悲风

答案:A.

1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固一世之雄也

B. 渺渺兮予怀

C. 何为其然也

D. 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C.

16.作者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诗,用它主要想说明的一项是( )

A. 明月当空,星辰稀疏,乌鸦何喜鹊都不见了,这是对当时环境的具体描绘,作者在此用它暗示环境。

B. 明月似乎写人,作者借用它意在说明自己心境纯洁如明月,行事如明月,光明正大,襟怀坦荡。

C. 诗的作者一生求贤若渴,明月即贤才,若当空明月,可望而不可即,而乌鸦喜鹊则似贤才择主,犹豫再三而选择良枝。作者从客的悲凉,抒写自己的达观。

D. 乌鹊南飞诗作者的失落,作者追求的东西未得到,故伤感痛苦。这种士大夫失意后的落寞,让人读之心神俱悲,难以掩卷。

答案:C.

17.《赤壁赋》中对箫声的描写较为精彩,下列句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

B.这箫声,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当然引起了苏轼的惊讶,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由客的回答引出下面的第三段文字,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客人之所以悲,吹出悲凉幽怨的调子,是因为独处孤舟的寡妇的不幸身世引起了客人深深的同情。

D.作者写悲凉幽怨的箫声目的在于引出何为其然的询问,通过主客对话,阐述对宇宙人生变与不变都相对的见解,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豁达、开朗的情怀。

答案:C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21题(8分)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去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8 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学务躬行实践 ②其公廉乎 ③亦讲学于其乡 ④至其知古今 ⑤端亦高其行谊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19.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A.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争辩当作耻辱的事。

B.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无理争辩当作耻辱的事。

C.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法作可耻的事。

D.所有学生都听从他的教导,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法作可耻的事。

20.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

③既葬、庐墓六年。

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

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

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21 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答案】

B C D B

第18题考查虚词其的用法。因为①④句其字直接充当主语或小主语,译作他③⑤句其字都作定语,译作他的②句其字表委婉判断,译作也许大概之类,属副词。

第19题考查阅读句子。服从是两个词,服在句子中解释为心悦诚服是贴切的,而从解释为听从是恰当的。争讼文言文争与讼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个语境中仅作争辩讲显然有含混不清的地方:不合语境义。讼还可以引申为打官司,语境中百姓教化了,自然把打官司当作耻辱的事了。

第20题考查阅读理解文章内容。①②③⑥句表现曹端至孝;⑦句贫不能归可见为官时的清廉。而④⑤句属教化和公德。

第21题考查阅读分析文章内容。A项提到的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合,浮屠指佛或佛教。C项李德离开时应为离去后,对曹端的学生应改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作为人师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

【译文】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何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在学习大道理时,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最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坐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待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信中说道: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冢守墓六年。

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 做到公了那么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那么百姓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薄州学正。霍州、薄州、蒲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

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的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了。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拉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课教学。

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心丧之年,霍州百姓(听到曹端去世)连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满哭声,孩子们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安葬在故乡,于是留葬在霍州。

第Ⅱ卷(共60分)

三、默写填空(共6分,每小题2分)

22、《阿房宫赋》中总结出六国与秦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的句子是

23、《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赤壁赋》写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无穷的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4、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每小题2分)

25、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诗歌赏析:(共6分)

孤兰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淅,绿艳恐林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7、这首诗起笔写孤兰的处境,虽说被野艾莠草所埋没,仍一枝独秀,临风而卓然挺立,这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处境?(2分)

28、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清风借指什么?香气比喻什么?就行文讲,是由悲怆转如怨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案:1.表达了诗人受压抑的现实处境。

2.清风指引荐者;香气比喻自己的才能抱负;表达了感慨知音难觅的寂寞心情。

六、在下列句子空白处续写两句,使之前后构成四个分句的排比句。 (共4分)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人生如书,有了微笑的书籍边有了闪亮的主题;

参考答案:人生如诗,有了微笑的诗篇便有了优美的意境;人生如歌,有了微笑的歌曲便有了昂扬的旋律。

七、作文(共40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能力创新卷及答案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