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失踪的森林王国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练习略读,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树立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认字11个,写字8个。

3、理解“富饶、嘱咐、危害、劝阻、混浊不堪、洗劫、悲惨、联合、席卷、逼近”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安居乐业、妖魔鬼怪、置若罔闻、萎靡不振、跃跃欲试”等成语。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成语;在对比朗读中想象森林被砍前后的不同景象,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新国王“把树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实施的原因。

设计理念:

词语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课程标准就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本文词汇量大,生词中有很多重点词语,其中还有大量的成语可以随文理解和积累。因此,结合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将词语教学与课文的朗读感悟融为一体,重视语言文字训练,以词语的理解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词语、内化词语、积累成语,做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切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流程与解读:

一、研读词语,交流发现,铺垫情感。

1、出示两组词语,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问问同桌或查字典,多读几遍。

第一组: 鸟语花香绿树浓荫 美丽富饶安居乐业

第二组:妖魔鬼怪混浊不堪天昏地暗背井离乡

2、对比研读,观察发现:想一想每个词语的意思,你能发现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

3、交流自己的发现。

第一组词语描写的是美好景象,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悲惨景象。

【解读: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确定了以词语教学为抓手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中获得情感的初步体验,为进一步理解感悟做好情感铺垫;二是将生字的识记融于具体的词句学习中,提高自主识字、独立识字的效率。】

二、导入课文,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谈话:上述两组词语,在我们的眼前勾勒了两幅截然不同的景象。第一组让我们看见了人间天堂,而第二组却让我们看见了一座人间地狱。这两组词语都选自同一篇课文——《失踪的森林王国》。(板书课题)

2、读一读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梳理问题,明确读书方向: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了?

【解读:缘题质疑,激发读书兴趣,并相机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共同明确读书方向,能使学生较快地进入阅读状态,确保了阅读效率的提高。】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成语。

1、略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略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编上序号。

(2)课文写了森林王国的几个国王?

2、默读思考,想想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了,同时将课文中的成语画出来。

3、用自己的话说说森林王国为什么会失踪,尽量用上课文中的成语,如:置若罔闻、接二连三、铺天盖地、无影无踪。

4、联系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填空,读一读。

手()足蹈跃跃欲()()二连三

隐隐()()无()无踪

(2)挑出成语,把序号填进()里。

①安居乐业②背井离乡③鸟语花香④萎靡不振⑤铺天盖地

⑥天昏地暗

有森林时王国的景象:()(也可补充填写四字词语)

砍掉森林后王国的景象:()

(3)连词造句,叙述新国王的所作所为(成语使用可不分先后):怀恨在心、置若罔闻、接二连三、无影无踪

(4)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解读:从理清结构、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感知较多的有价值的文本信息,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再一次将识记生字融于具体的词句中,并且使成语的理解和积累呈现出层次性。】

四、朗读感悟,学习语言,内化情感。

(一)对比朗读第一和第八自然段,引导品味语言文字,体会有森林和没森林的区别。

1、问题导读:初读课文后,你为什么觉得“可惜”?

2、对比朗读第一和第八自然段,想想有森林时王国景象和没森林时王国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品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森林王国的美丽富饶。

(1)边读边画出具体表现森林王国美丽富饶的词句。

(2)抓住重点词语,读中想象森林王国的美好景象,再练习有情趣地朗读,配乐朗读。

4、品读第八自然段,抓住重点词想象森林被砍后的景象。引导学生通过情景的想象理解“混浊不堪”和“萎靡不振”,体会人们对原来生活环境的怀念之情。

5、合作朗读,对比感悟。

(1)师读第一自然段,生读第八自然段。

(2)分男女生朗读。

(3)分组朗读。

【解读:根据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选择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品读感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想象具体情景初步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同时积累词语,习得语言。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对比体会,既习得了语言,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朗读体会森林砍光后森林王国的“悲惨景象”。

1、谈话导读:如果说树木刚被砍光,高楼大厦和工厂建立不久时的情景只是让人“不愉快”的话,那么,后来的景象就更令人痛心了。因为——

2、出示句子,填空朗读并随文理解“手舞足蹈、跃跃欲试”。

__________们听说森林王国的树都砍光了,高兴得________,一个个________,要去那里___________。

3、自读10-14自然段,感受妖魔鬼怪们是怎样逞威风的。

(1)边读边找出妖魔鬼怪们逞威风的词句和描写百姓、国王表现的词句自主感受体会。

(2)连线后再朗读体会,感受森林王国被沙漠掩埋,国王无力回天的悲惨结局:

雨 妖 横行

热 魔 铺天盖地

沙鬼风怪 洗劫

随文理解“洗劫、横行、席卷、铺天盖地、背井离乡”等词语。

【解读: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目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展开读书活动,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学生真正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并且,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多样化的词语教学策略。】

(三)理解树木为什么会被砍光。

1、谈话:曾经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无影无踪了,多么让人痛心啊!我们不禁要问:当初为什么要砍光森林中的树木呢?

2、自读4-7自然段,说说新国王为什么要下令把树木都砍掉,一开始百姓们态度怎样,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乱砍滥伐得以实施的原因:一是新国王对特别法令一直“怀恨在心”;二是有人用“建造新型王国”的迷人前景鼓动国王;三是新国王“头脑发热”,对大臣们的劝阻“置若罔闻”。在交流中相机理解“怀恨在心、置若罔闻”。

3、补充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自由谈想法,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解读:理解新国王“把树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实施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自由谈想法谈认识的学习方法。补充的阅读材料选择生活中与课文描写类似的“现实案例”,以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难点。】

五、指导书写,抄写巩固,拓展活动。

1、指导书写。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再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重点指导“廴”的写法,然后描红,练习书写。

2、抄写词语:危害、劝阻、悲惨、调节、联合、安居乐业、鸟语花香、背井离乡、无影无踪。

3、布置作业,拓展活动。(选一项,做一做)

(1)了解我们身边有没有乱砍滥伐的行为,小组合作制定保护森林公约。

(2)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森林和荒漠。

(3)查资料,了解本地森林覆盖情况和植树造林情况。

【解读:将课文的学习与语文天地中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整合,加强课内与课外、文内与文外、阅读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注重阅读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语文实践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AABB式叠词的反义词,感受汉语构词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认识汉语丰富的表达形式。2.在阅读中注意了解文章的线索。3.能将自己的创意清楚地告诉大家,与大家交流、分享。4.学会从小处入手,写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充满童趣的一天。教学准备提供洋溢现代儿童情趣的习作范文。教学时间3~4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自读、互读词语,读准字音。2.想一...
教学分析
一、问题齐商量本文是怎样通过想像和联想,围绕着“物外之趣”来叙写的?本文叙写了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作者是这样来写物外之趣的:第一段总领全文,告诉读者他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第二段具体写出如何将蚊子美化、想像成白鹤的自得其乐的情景,令人不禁莞尔;第三段写作者面对花台小草蚊虫时,“神游”其中的难以抑制的快乐;第四段内容与第五段相关联,是一个生动曲折的...
知识扩展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性文章,其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亡的原因。《过秦论》通篇贯穿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这篇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对比论证通常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用正反对照的方法来加以比较,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或让人们看到导致某一结果的真正原因。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一、秦与九国之师的对比更突出了秦攻取天下时的势如破竹秦自孝公崛起,到惠文...
练习题
(八)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阅读答案
【甲】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