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乞求智巧
 更新时间:2024-04-26 03:56:00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因为在这一天,民间要进行乞巧活动,即向织女乞求智巧。

乞求智巧

传说织女聪颖美丽,多才多艺。她不仅会织云锦,而且还能缝无边的天衣。七月七日织女与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畅,如果在此时向她乞求智能巧夺天工,她定会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人们,人们从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灵手巧。乞巧习俗反映了劳动人民要向织女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

《西京杂记》曾记载:“汉宫中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这说明在汉代就有了乞巧风俗。到了南北朝时,宗懔记述发时的风俗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舆地志》还记载齐武帝修了一座右铭城观,每到七月七日,宫女们都登了这座层城来观穿针,世人称之为“穿针楼”。崔颢的《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练,家有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及林杰“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时条”的诗句生动描绘了唐代长安穿针乞巧的风俗。

乞巧时所用的针,多为“七孔”或“娥九尾”,为乞巧时专用,平常产能用业缝衣。宁人金盈之在《醉翁谈录》卷四中说: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元人陶宗仪在《元氏掖庭记》一卷中说:”七夕时,妇女们用五彩线穿九尾针,以先穿完者为“得巧”,迟者为“输巧”。

人们在乞巧的同时,还要用瓜果袋子祭拜织女。民间传说织女除了管理妇女纺织外,还主宰瓜果的生长。在七夕的供品中,除了茶、酒、乞巧果等外,还要有新鲜的瓜果。《开元天宝遗事》就有“七月七日,宫女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的记载。

唐朝乞巧之风十分盛行,流传有许多关于乞巧的故事和传说。唐肃宗时,有一女我郑采娘,在七夕夜陈瓜果香案向织女乞七弋。织女问采娘乞求什么,采娘答曰乞巧。织女便送她一枚寸余长的金针,缀在纸上,并嘱三日不得告人,如此便可得巧,不久还可以变成男子。两天后采娘将此事告知母亲,母亲深感奇异,执意要看个窨,结果金针不见了,只有一张有针迹的空纸。后来,采娘死后托生成了一个男孩。这就是流传甚广的“金针度人”的故事,后人用来比喻传授某种秘法绝技。

唐朝皇帝对乞巧风俗十分重视。唐玄宗曾建“乞巧楼”,楼高百尺,可以坐数十人。对宫中妃嫔各赐九孔针、五色线,在月光下穿过者为得巧。乞巧后,演奏清商妙曲,欢喜宴达旦。《开元天玉遗事》还记载了唐玄宗与杨贵刀在华清宫游宴举行乞巧活动:“七月七日……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为侯。密者言巧多,稀者方巧少,民间变效之。”这是汉代蜘蛛卜吉凶之后,用蜘蛛卜巧。

宋代以后的乞巧活动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东京潘楼出现了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物。从七月一日起,乞巧市就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七夕节前夕,更是”车马相次拥遏,一般面姓亦用竹木或麻杆编成“乞巧棚”。民间的乞巧制品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仙楼”:剪五彩纸为层楼;“仙桥”:剪纸为桥,上有牛郎、织妇及仙侍从;“花瓜”:在瓜上刻花纹;“种生”:以绿豆、小麦、小豆等在瓷器内用水泡浸,长出数寸长的绿芽,用红蓝彩条束起。

明朝时除了沿袭唐宋的旧俗,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卜巧形式-丢巧针。《帝京景物略》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朵、鸟兽形者,有居鞋及剪刀,水茄形者,谓乞得巧。

清朝在沿袭明朝丢巧针乞巧习俗的基础上,发展成”掷花针“,所投之物为松树的叶子,即松针。

在民间,七夕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以上所说的月下穿针、蜘蛛卜巧、丢花针、掷松针外,还有在井边、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哭泣,以麦豆嫩投放水中等多种乞巧方式。

在七夕乞巧活动中,妇女们不仅可以向织女乞求技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心愿,向织女乞富、乞寿、乞子、乞爱情:经济不、富足的乞求财富;身体羸弱的秘际健康长寿;没有儿子的可以乞求贵子;没有婚嫁的可以乞求长得更漂亮以获纯真爱情。在诸多的愿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样,且连乞二三年方显心诚。在乞巧之前,要事先祭拜牛郎织女,祭拜之后跪地祈祷,收中默念自己的心愿。乞巧活动结束时,妇女们一般将供奉的瓜果等供品一半投于房上供天女享用,另一半留给自己,与大家分食。亦有的地方将所用花粉一半投于房顶,一半留作自用,以求长得像织女一样聪颖可爱。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一篇 : 新月集34
下一篇 : 乞丐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