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题西林壁
 更新时间:2024-04-16 16:37:49

【宋】 苏 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的诗豪放自然,富有理趣。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著名文学家,合称“三苏”。

【注释】

1、题西林壁: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宋元丰七年(1084年),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横看:正面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

3、侧:从侧面看。

4、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5、不识:认不清。

6、只缘:只因为。

7、身:自身。

8、山:指庐山。

【译文】

正面看庐山山岭绵延起伏,

侧面望是巍然耸立的高峰;

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啊,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

为什么庐山真面目难认清?

只因为自己置身在此山中。

【解读】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庐山中游览停留了十多天,写了一系列诗作,这是其中之一,当时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宋人写诗比较注重在诗歌中阐述哲理,这首诗就是如此,前两句写景:庐山面貌千姿百态,从不同的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后两句写诗人由此产生的感悟:为什么无法看清庐山的整体面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处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现在“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首小诗揭示的哲理也已经被大家接受。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