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想起纪伯伦……
 更新时间:2024-04-25 23:15:27

每每捧起纪伯伦的书,就会明白为什么林雨堂先生要说,文学是没有一定体裁的。纪伯伦因文学而扬名,却有擅画,其作品皆寓画意于诗情,既庄严深刻,又清新谐妙,读之唤思,思之入理,难怪阿拉伯近代文学要以此人树碑,方可在世界文学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想起纪伯伦……

以现世的眼光看,纪伯伦该是归属于对自然、生命,以及社会、历史抱有终极关怀的哲学家而非文学家。与其说他是在用纸笔描摹世界,倒不如说他是在用心灵制造另一个世界──一个离人间甚远却又最为真切、最为沉痛的世界。

正是这样一位作家才会抛却固化的物理概念去描写灾难与死亡、精神与理性、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大我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仅仅在昨天,我认为我自己只是一个碎片,无韵律地在生命的苍穹中颤抖。

现在我晓得,我就是那苍穹,一切生命都是我内部有韵律地转动的碎片。

他是这样肯定人类在宇宙间的地位的,当然,这种深邃又略带狂傲的对自我生存意义的肯定完全肇始于对自由、爱与美的明确定义,

他说:

只有那求自由的愿望也成了羁绊,你们再也不以自由为标竿、为成就的时候,你们才是自由了。

纪伯伦只活了48岁。他用48年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全人类的问题──爱与憎,善与恶,生与死,罪与罚,友谊与婚姻,忧愁与痛苦,理性与热情,历史与现实,宗教与国家。这其中有极近饱和的激情,也有感时伤世的悲叹,有循循善诱的劝诫,也有温霭亲切的忠告。一篇一章虽抽象但绝不生涩,究理明晰又无半点赘笔,反映了纪伯伦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其一生创作的追求方向。

今天,纪伯伦的散文诗集不光在阿拉伯民族广为流传,在亚洲、整个东方,甚至在西方国家,人们都在聆听他倾吐给全人类的声音。他对人“真我”的披露是那么精细透彻,一字一句都令人类反思自己的卑微与虚妄。在《沙与沫》中他写到:奇怪的是,当我们为错误辩护的时候,我们用的力气比我们捍卫正确时还大。在谈到“慷慨”时,他说:慷慨不是你把我比你更需要的东西给我,而是你把你比我更重要的东西也给了我。这似乎是在击碎我们一直称之为美德的标准,从根基上撼动和颠覆人类为了掩饰自己的猥亵而搭建起来的堡垒。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在向传统道德提出质疑的同时又反过来捶问人对于自身的定义?只有一次我窘得哑口无言。就是当一个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这既像是对真理的顿悟,又像是对自己灵魂的低语,只此一句便将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自觉与自醒的努力推向了极限。

读纪伯伦的书,会陶醉在那满含着东方气息的精妙哲理和犀利文辞中,那种与圣哲心灵与心灵对话的感觉让我时常想起一位画家在讲述山水画技巧时说过的一句?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这“千仞”、“百里”正见著者之力透纸背的功力,不是善于倾听和善于思考的人很难领悟其中的奥妙所在。谁说那一部令纪翁怀揣了三十年之久才公诸于世的《先知》,不是其在希求一位真正意义上可与之沟通的知音。每每读懂一篇他的文章,掩卷冥思,就仿佛看到嶙峋的崖顶间那一副清瞿的身骨是如何在俯瞰全人类的同时独尝着先知者的悲哀的。

我哪天都在想,一个作家应该首先与其生存的社会秩序合流,写那些能让大多数人读懂的文章。我也偶尔能读到与社会秩序相背谬,即使是少数人也不能读懂的文章。但纪伯伦的书却让我明白什么是超越了民族、时代的局限,反潮流却又被人民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反观今时今日,又有谁还肯为了指导民众而放弃故作高深的姿态呢?

当然,这决非批评,亦非倡导,权当是头脑清醒时颠倒的勇气而已。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