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冬眠》
 更新时间:2024-04-20 21:56:15

教学目标:

《冬眠》

1.初步学会阅读介绍科学知识文章的方法:从事实中把握知识要点,并了解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把科学知识介绍得准确、生动。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荡然无存、野性难驯”等25个词语。

3.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及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阅读介绍科学知识文章的方法。

难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从时间的跨度上也较大:从九月一直写到第二年的三月,长达六、七个月的时间。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搞清事情的先后顺序以及每个阶段时间的长短。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时要围绕:冬眠的原因,冬眠的条件,冬眠时,动物生理机能上的变化这三个主要问题来边读边想。最后达到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的冬眠知识进行有条理的总结这样较高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会说话的灯》、《航天飞机》是什么课文?这类课文有什么特点?

1、我们学习这类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重要的是学会阅读的方法。

2、齐读“学习提示”。(把握知识要点、琢磨介绍方法)

3、揭题。说说你对“冬眠”的了解。通过课文学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

二、自学课文,自己轻声读全文。

要求:

(1)通读全文,划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自学生字词。

(2) 《冬眠》讲什么?什么是冬眠? 造成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反馈交流

1、同桌互相帮助,解释不懂的词语。如果还有不懂提出,全班帮助。

2、《冬眠》讲什么?(写一只小刺猬冬眠的经过)指名说什么叫“冬眠”?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 (出示小黑板)

一般地说,它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齐读了解)

四、分段。课文就是通过一只小刺猬的冬眠情况,让我们了解有关知识的。那这只小刺猬是哪来的呢?

1、“我决定把它带回家,看看它怎样冬眠” 根据这句,课文该介绍些什么?

(刺猬什么时候冬眠?冬眠时怎样?什么时候结束冬眠?)

2、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引出下文)下文是分哪几个部分来说这个意思的?

3、按“准备观察——进入冬眠——观察发现——结束冬眠”的提示分段。交流分段结果和理由。

五、学习第二段。默读第二大段,思考我们从第二段中知道了哪些科学知识。

1、再次出示小黑板:一般地说,它(冬眠)是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

(1)这句话写了几个要点,都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有三个要点,①“漫长的严冬”,说明动物冬眠的时间,这个季节是“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②为了度过这“漫长”的“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某些动物为了生存,所以要进入“减少体力消耗”的冬眠。③因此,“一般地说”,冬眠是动物过冬的“一种自然现象”。)

(2)理解“一般地说”中的“一般”。出示字典中的解释:①一样;同样。 ②一种。 ③普通;通常。讨论,应取哪种解释,为什么?(这个问题应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为普通的,通常的。”也就是说,用上“一般地说”,说明既不是所有的动物,也不一定是在严寒的冬天。)

(3)用“不是……而是……”句式说说冬眠是什么,为什么说不是动物睡眠。为什么冬眠和日月扯不上关系。

(4)齐读第四自然段。研究 ‘但是”、“因此”在句群中的作用。( “但是”表示转折。这转折句和“一般地说”都构成“因此”这个结论的论据。)

(5)按课文填空: ____ 是促成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

2、快速读第5自然段。填空:动物进入冬眠, ____,以适应周围的气温,其它生理机能也____。第一个空填“体温下降”;第二个空填“一同减弱”。)

(1)“生理机能“指什么?课文例举了哪些?”呼吸、体温、心跳“

,123

(2)引导学生理解“体温下降”,然后开展讨论。

(动物进入冬眠,生理机能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体温下降,以适应周围的气温。体温降低,体内热量散发缓慢,可减少精力消耗。与此同时,其他生理机能也一同减弱。)

(3)读“举例来说……冬眠的时候减少到二十次”。

说一说你读完之后,明白了什么?(作者以刺猬为例,加以说明。①刺猬冬眠时呼吸从正常的每分钟约五十次减少为至多八次,有时只呼吸一次。②刺猬心跳每分钟从二百次减少为二十次。③作者运用具体数字说明生理机能减弱。)

(4)引导学生讨论作者运用“举例来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文章的前面,运用文字性的说明,讲到了动物冬眠的原因、条件、生理机能变化。这些学生读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后面作者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难懂的定义或结论对照举例来弄明白,使文章通俗易懂。)

3、继续读第二段,看刺猬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开始冬眠?(出示三个答案:15摄氏度、12摄氏度、7摄氏度)

(1)气温降到7摄氏度,刺猬才开始冬眠。

(2)用上“15摄氏度、12摄氏度、7摄氏度”说话

4、第二段哪些是作者的观察?哪些是他转述书上的知识?观察获得的与书上转述的有什么么共同点?《冬眠》是作者叙述观察刺猬冬眠情况的,为什么要用第4、5自然段转述书本上的知识?

(没有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只刺渭的个例,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才得出低温是促成动物冬眠的结论。)

5、小结:本段主要讲了冬眠的原因是低温。在冬眠中,动物的体温下降,其它生理机能一同减弱。刺猬要在七摄氏度才开始进入冬眠。

六、自己读一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在观察刺猬冬眠的过程中有哪些发现?

展开讨论

1、出示带有“即使……也”的句子。:

“我相信,即使把它拎起来,它也不会醒,至少不会立刻醒。”

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即使……也”的意思。(通过我拿走细刨花,它没有反应,说明刺猬沉睡的程度很深,“即使……也”进一步说明。)

2、出示“以后每隔两三个星期,刺猬会醒过来一次”。

联系上下文理解“每隔”的意思。读书,回答:每隔两三周醒来干什么?(刺猬冬眠从第三周开始,每隔两三周要醒一次,并会排尿和进食。)

3、看着这时的气温怎样?(一直很稳定,总在8至10摄氏度左右。)

4、小结。作者在观察刺猬冬眠的过程中有哪些发现?

(①沉睡的程度深。②每隔两三周醒一次,排尿,进食。③气温稳定。)

5、作者这一发现是怎样得来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坚持认真仔细观察的结果。 观察细——地上有一小滩水;善分析——足迹,判定是尿,推想刺猬醒过,想进食;勤实验——立刻端来食物,第二天不见食物,而后反复验证。从而培养学生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事物。)

6、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观察刺猬冬眠的经过和新发现。

七、自由读第四段。

这段讲什么?“荡然无存”、“野性难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交情会荡然无存,又变得野性难驯的?(结束冬眠,恢复了它的生理机能。)

八、作者为什么不把小刺猬放在家里继续养着?(让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对野生动物的热爱之情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九、《冬眠》和《养花》、《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后学《冬眠》一类的科普说明文,一般要抓住哪些学习? (写法不同:《冬眠》知识点正确,表达准确,常举例和数字说明。学习科普文要抓:讲述的知识点;说明的写作方法。)

十、作业设计

1、作业本练习,生字词语巩固

2、有余力的,学习第4自然段的写法,用“一般地说”“但是”“因此”等词语,把下面的文句连成一段准确严密的说明。

青蛙眼睛能准确判断活动的物体,却看不清静止的动物。

青蛙能用舌头捕捉空中一闪而过的害虫。放在青蛙眼前的死虫,它不会吃。

人们把死昆虫用线拴住,在青蛙面前一晃动,昆虫马上被青蛙吞食了。

3、探索冬眠:冬眠是动物对冬季不利的外部自然环境(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为不活动、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的无脊椎动物、两栖类(如青蛙)、爬行类中的许多哺乳动物,不同的动物冬眠的地点、方式、习性都不太一样,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刺猬冬眠的情况。

你可以上网:去中国科技公众网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更多动物冬眠的秘密,也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并摘录一、二则。

4、推荐:观察动物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能够发现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现象。无数的事实证明:科学就是在细致的观察中诞生的。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动物学家,他对昆虫特别有兴趣,观察了许多的昆虫,发现了许多昆虫的秘密,写成了一本著作《昆虫记》。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