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蜀道难 课案导学
 更新时间:2024-04-26 05:58:16

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蜀道难 课案导学

2、把握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表现手法。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把握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一.相关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李白的诗歌风格

⑴李白诗歌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 充满着异常强烈的主观情感。

从他的作品中 , 随处可见诗人傲岸不屈、咨意反抗、潇洒放旷、纵情欢乐的为人和愤世嫉俗、渴望建功立业、追求个人自由的性格。

⑵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 , 意象纷繁变幻

首先,诗人感情太奔放强烈,现实中习见的事物不足以表现他的感情,于是对现实加以奇特的想象。比如写相思、写离愁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次,当平常的事物不足以表现他的澎湃的激情时 , 就用大胆的神奇的夸张和比喻、象征的手法。

比如《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又如《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黄土捧上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 《横江词》的“一风三日吹倒山”等写得惊心动魄 , 而又不失于险怪。

再次,当现实生活不足以表现他的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幻助想、梦境、神话、传说等来构成各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太白峰》等。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3、经典评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千古一诗人————杜荀鹤

余光中《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4、课题简析。

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一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唐代孟棨《本事诗》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5、课文正音。

噫吁嚱() 鱼凫() 秦塞() 萦绕() 石栈() 猿猱() 参()

峥嵘() 抚膺() 巉岩() 飞湍() 咨嗟() 喧豗() 砯崖() 崔嵬() 吮血()

6、文言词语:

噫吁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尔来:从那时以来。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飞越。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坐,徒,空。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转,使滚动。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胡为,为什么。乎,语助词,无义。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二.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找出主旨。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再读文本,理清脉络。蜀道之难,难在哪里?

蜀道之高,蜀道之险,蜀中战祸之烈。

三.文本探究,赏析第一段,

1、思考:第一段主要讲了哪两层意思?

第一层:写蜀道的来历。第二层:写蜀道的高峻。

2、采用什么手法写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引用了五丁开山的典故。

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3、找出表现蜀道之高的句子。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4、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是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明确:在第一段中,诗人展开的艺术想象有对蜀王开国的遥想,有对“五丁开山”的叙述,有对蜀道山高水急的描绘。诗人善于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此外,还用飞鸟猿猱来做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来反衬行人的艰难。由于想象丰富和写法独特,就创造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

四、赏析第二段

1、找出表现蜀道之险的句子。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五.赏析第三段

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几句诗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不是实指。诗歌的语言本来就有不惊人不足以为美的特点,杜甫就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有些写山野景物的诗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如“前有毒蛇后猛虎”“人虎半相居,相伤终两存”等。

六.归纳总结:

1、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绝非简单地重复,那么连续出现三次,用意有什么不同?

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一叹蜀道之高峻;二叹蜀道之险恶;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2、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表现手法)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小结: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