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李时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及其伟大贡献;

2、通过想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文中关键词;

3、结合“金钥匙”联系概括,培养概括要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志愿和编写《本草纲目》的坚定意志,通过理解、想象等体会他所付出的艰辛。

教学难点

感受编写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教学训练点:通过想象、对比、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从而感受编写过程的艰辛,感受“伟大”。

教学准备

课件《李时珍》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主持人:课前三分钟现在开始:今天我们来积累关于“坚持”的励志名言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课后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名言摘抄到采蜜本上。

一.导入,回顾“至死不怕难”的志向

1.名言警句不仅是作者本人成功的座右铭、智慧人生的总结,对后世之人也有着极大的警醒和鞭策作用。这节课老师也带来了一句名言:

出示:心比铁石坚

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 (齐读)

启思:到底是什么样的志愿,让李时珍有“至死不怕难”的决心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

板书课题

2.回顾:“至死不怕难”的行医志向

3.过渡:那么李时珍仅仅立下行医的志愿,就成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吗?还从哪里看出他“至死不怕难”的决心?请同学打开课本,自由朗读3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

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3自然段,讨论李时珍“至死不怕难”的决心

发现李时珍的“至死不怕难”的决心吗?随机交流。

1.“至死不怕难”的决心

A生:我发现李时珍“至死不怕难”的决心在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他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2.旧医药书有什么缺点呢?(探究决心编书的原因。)

学生读,画出的句子。

出示,齐读: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2)认识分号,抓“并列”分析句子:

3)细读3个分句,各用三个字概括,并做批注。(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

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介绍旧医药书的三个缺点?

5)这样的医药书对病人有什么危害?

6)多危险那!怪不得李时珍他也想到了——

出示:他想,要是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那!

生读。再读,读出忧虑,读出焦急

7)补充:他想,要是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那!真是一位( )的李时珍啊!

师:李时珍为编写这部书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呢?

三、走进艰辛的准备过程,进一步感受伟大。

“至死不怕难”的行动

(一)静心读书,画出准备阶段所做的工作:采药、尝药、访药。

(二)细读第四自然段,你还从哪里发现李时珍“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

1.出示:感受李时珍的伟大

读文:边读边想,我对哪些语句——

比较有感觉

有一些话想说

印象比较深刻

品词:是句中哪个词语,让我有这样的感觉

2.学生自由读文,随机交流:

出示:建议用以下顺序组织想法:

我选的句子是……(朗读语句)

我选这个句中的理由……

特别是句子中的(某一个)词语让我读出……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学习采药片段,感受“不怕”。

B体会尝药的危险和访药的艰苦。感受李时珍注重实证、勇于实践。

4.紧扣信念,动情诵读。

四、“伟大”的成就

1.请学生抓住这些数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你还从哪里看出这部书的伟大? 生交流资料:

3..生谈感受

五、凝聚感动,铭记伟大:

1、读写结合,凝聚感动。

师:为着一个“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的远大志向,李时珍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用二十七年写成了这本《本草纲目》,

同学们,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字字都凝聚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有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种种都是他伟大人生的见证,这部书是伟大的著作,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所以我们说——生齐读:一本书是一种信念,一本书是一段人生,一本书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设计
一年级语文课案周次2课次8授课课题dtnl基本内容dtnl目的和要求会4个声母dt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重点及难点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方法及手段借助图画,儿歌法指导引导生观察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环节设计一、复习检查。1、卡片认读声母:bpm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
教学分析
一、阅读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自然段,思考:“被难日”是什么意思?——蒙难;落难;遭难。文中是指父亲的牺牲日。二、阅读第二部分(2-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要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2、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重的局势的?按以下要求从文中找出句子:--------1李...
知识扩展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
阅读答案
人境庐诗草自序黄遵宪余年十五六,即为学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