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拿来主义》教案设计21
 更新时间:2024-04-28 06:13:37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设计21

【课前导学】

1、了解鲁迅的创作与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本杂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课堂讲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介绍鲁迅的创作与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本杂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送来主义 ④自己来拿。

1.分析“闭关主义”

问: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2.分析“送去主义”

问:“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明确: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问:这是例证法。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3.分析“送来主义”

问:“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明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问: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明确: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4.总结: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送去主义,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由此看来,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明确: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三、承递

1—7段论证的是为什么要“拿来”,照此思路,那么,8—8节论证的应该是——怎么拿来。

四、分析比喻论证

1.“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明确:⑴“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⑵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

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

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④拿来主义——占有,挑选

2.联系“大宅子”这个比喻,说说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究竟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的意思分别是: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批判了“拿来”的三种错误态度。进而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正确原则:占有,挑选。

3.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对“拿来主义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做了形象的阐述。用平实的语言,该怎么表达?

明确:有害无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

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

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4.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5.模仿归纳1—7段论证思路的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

五、最后一节总结全文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好问题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课堂练习】作业本

【课外探究】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讲学】 第二课时

一、简介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讽刺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二、体味文中词语的讽刺、幽默的效果。

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

请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

例:捧着“几张古画”“一路的挂过去”“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鄙可笑。

例:“活人替代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讽刺其不自量力。

三、学生质疑

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 “拿来主义”的含义

它是鲁迅先生的创见,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完全一致。

四、理清全文思路

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请同学们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五、归纳本文中心

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六、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课堂练习】作业本剩余练习

【课外探究】如何看待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这一现象。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