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好像很多”的启示──《那树》教学内容的呈现浅析
 更新时间:2024-04-27 23:28:35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散文描写了一棵老树,它走过了城市建设风风雨雨的几十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着它的绿、它的荫凉,却又在一天深夜被无情的电锯宣判了死刑。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令人遐思:散文究竟为什么要塑造那树“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诚如有些同学在预习中提到“老实说,读这篇文章,我感到更多的是疑惑,作者究竟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好像很多。”

“好像很多”的启示──《那树》教学内容的呈现浅析

“好像很多”,这种阅读的模糊性既是一种自身读解的觉醒,说明学生在阅读中正在努力建构文本带给自身的意义,同时也正好印证了波兰哲学家英加登的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解理论:文本一经诞生,就有了自身的生命,但读者未参与之前,还是一种黑暗的存在,一叠白纸上印着一串串符号;文本未经阅读,其意义应该处于“潜在的存在”,或“可能的存在”,只有读者参与,阅读才有了意义。

再看作品,在九年级的散文单元中,就《那树》的作品性质而言,它应该属于象征主义类的内倾型的作品,树之庇荫人类、护卫大地,乃至于其后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遂将其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此不亦隐喻现代人对老者缺乏尊敬,单视其为累赘的心态?再深入而言,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凡此多重指涉,正是内倾型散文最值得读者低回深思之处。“现代散文的创作固然可以依循传统模式敬谨为之,但别具创意的“越界”方式,自亦可为散文创作另开一扇新的窗口。”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围绕“主题意义”的理解生成这一重点和难点,通过文本视界和学生视界的融合,就能够创建一篇学生版的《那树》阅读效果史,这样既能充分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对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以阅读的“整体感知”为基点,为进一步读解铺垫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和。”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读物作为一种客体,它负载着作者显露或隐藏的见解、意愿而去影响读者这一主体;同时主体对此信息进行解码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阅读整体感知就是指主体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去顺应、同化或逆反客体所负载信息的过程。

那树最让读者难忘的是它的绿,从生到死,它总是不失它那固有的绿,绿是它的本性,它至死也不失它的本性。文中反复出现对绿的描写“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它依然绿着。”“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的很。”“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早上,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树生的时候绿,死的时候依然绿。可是读完这篇散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灰白的画面:扬起的尘土、高耸的楼房、惨白的马路,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一种不由自主的悲哀……为此,上课伊始,介绍完作者以后,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同时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那是一棵怎样的树?请从树的早期、近期与现在的历程中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说说。

2、不管遭遇如何,在树的一生中,有一点一直没变,是什么?

3、读完这篇散文,在你的眼前会展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以文本的多义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读者理论认为文本意义的读解没有终极的、圆满的结论,这就说明文本的意义有确定的一面,又有不确定的一面。魏晋的王弼以老、庄的学说读解《周易》,揭示出许多新意,改造了儒学和易学,创造了玄学,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误读天才。其实这种误读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在《那树》的教学中,通过整体感知以后,完全可以借助文本的多义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幻灯出示指向文本多义性的材料:

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作者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人教社《教师用书》

王鼎钧的《那树》,庇荫人类、护卫大地,可其后却被人类基于私利考量,落得砍伐殆尽的下场,表面看来固然是老树一生实际的写照,但响应到人类社会,老树的坚固稳定,何尝不是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表征?奈何时移事迁,在西风东渐、国人盲目崇洋的心态下,传统文化亦不免于被折枝刨根、砍伐殆尽的命运。

──台湾《国文教学手册》

沉郁顿挫,苍凉老辣,这就是王鼎钧,凛然令人想起周鼎汉碑。我猜想他必定清癯枯劲,像深秋原野一棵怒爪攫空的老树,离开大陆固然身不由己,活在孤岛更是生不逢时,七跌八撞,遍体鳞伤,拼命死走,唯恐走死,因为愤懑,所以寡合,于是出走,终于旅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万里外寂寞乡落日楼头孤鸿声里更加想念他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的中国,禁不住寄那树长叹: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才最清楚!”

──《那树》主旨再探

然后教师提问:上述三个观点,你更认同的是那一种?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三、以文本的间性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文本的间性,指文本之间互相指涉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文本以及文本的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发生内容上、文字上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本家族,形成文本符号和意义交互指涉的网络。这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启示是:不要把文本看成是孤立的东西,不只属于作者个人或某个时代,而是从属于历史,从属于我们大家睿智的理解,在理解中读出自己。升华自己。在《那树》的第三环节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阅读。

1、教师先说自己的阅读“感点”,然后引领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点”。

同学们,我是怀着特别的感动和特殊的崇敬读完这篇文章。老树生长、伫立在那里已经很久很久了,人类只是为了进一步文明儿宣告老树生命的结束。可文明并不是毁灭。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群寄生在老树里的蚂蚁,老树在被砍之前,它们并没有“树倒猕猴散”,相反,它们在树干周围依依不舍地绕了一圈,而后有参加了树的葬礼,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这样的感受相信你也会产生,你能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吗?

2、王鼎钧在《四千字·五十年》一文中说到:“‘散文的出位’,好一个精釆的标题。我常说,文章本身有它自已的命,它跟谁有缘,跟谁没缘,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有我们不知道的定数。”那么《那树》在你的心中又有怎样的定数呢?

朱光潜在《美学文集》写到: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感情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飞是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欣赏。读诗如此,读散文亦如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明确这一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在读出问题、读出自己的审美愉悦中也将真正热爱属于我们的母语。

【部分学生课堂回答实录】

人们事实上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发展的盲区,物质上的满足遮住了人们的心灵,然而作者还是发现了这个看起来细微实际上却很大的问题。它从那树上反映了这一点。

我觉得老树反映了过去人们良好的美德以及良好的习俗。现在的人们已经将这些东西丢掉了。为了物质上的享受,生活上的方便,他们将过去的东西扔了,扔得远远的。上帝和妇人实际上还是唯一守护着这一点的人。

──汪申彦

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人类,它是生命中的强者,是人类的朋友,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那树被无情地砍伐,这究竟是为什么?不管人们对树的态度怎样,树依然是那样地“友善”,透露出一种平和安详地声音

──乐缘缘

我读这篇文章不是太懂,但有一种声音却是肯定的,树也是有生命的,这一点,人们可能经常会忽略。

──贝轩昌

《那树》中作者好像把树比作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尽管它是一厘米一厘米地长,可外来文化却是一里一里地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地架过来。面对外来文化,本土文化却只能被砍割,正如这树只剩下几千条断根,最后还被闷死。

──龚侠

那树在历经沧桑以后,终于被英勇地屠杀了,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个障碍,没有理由不把它铲除。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那树就像一个人,一个老人,他有善心,有人性,它能在炎热地夏天为人们带来浓阴,当别的树倒下了,只有那树依然绿着,绿的更深沉,正如文中所说:它是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因为驾驶者自己的原因,而使树被判死刑,但它在死之前还在提醒着自己的孩子──蚂蚁。究其一生,它保住了多少生命。

──赵晓玲

那树的一生饱经沧桑,为人们带去凉爽,年复一年默默无闻,无私地奉献着,最后却落个被“电锯从树地踝骨咬下去、嚼碎”的结局,这一悲剧引起了我的思考,作者通过那树悲惨的遭遇究竟要表明什么?又有什么意图?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不错,是人类。是人类将他的根须压在柏油路下,又是人类以一个荒谬的理由终结了它的生命。尽管有一位老太感到惋惜,有一位清道妇看到过蚂蚁大迁移的悲壮景象,然而他们毕竟是弱小的,不代表主流社会。十年后又有谁会记得那树曾经存在过?大树是无私的、胸怀豁达的,为什么我们人类就不能同大树一样拥有这样的精神呢?

──王晓妍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