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更新时间:2024-04-27 19:14:50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关,提升审美境界,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理念之一,是跨领域学习的重要表征,是学科渗透、课程整合的具体体现。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独特的优势和特殊的功能。调整和改进科普类作品的教学策略,是落实这一新理念的关键所在。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关键词:语文课程;科学美教育;跨领域学习;课程整合

注重学科渗透、课程整合,是20世纪晚期以来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之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实现课程整合的主要途径是设置综合课程,而在以分科课程为主的高中阶段,除了课程设置的整合与科目内的整合这两条基本途径外,跨领域学习是实现课程整合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作为基础性的课程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注重跨领域学习,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跨领域学习不仅有利于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也是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的必由之路。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1]课程目标也相应提出了“(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一课程目标应该得到语文教育界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理解,尤其是不能只注重前者(艺术中的美),而偏废后者(科学中的美)。实际上,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正是跨领域学习的重要表征,是学科渗透、课程整合的具体体现。这一新颖的理念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论题: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

一般而言,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科学类课程,科学美教育也不例外。但是,语文教材中为数众多的科普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美,譬如科学现象的奥妙美、科学思维的谨严美、科学理论的和谐美、科学创造的新奇美、科学探索的激情美、科学精神的崇高美,等等。[2]因此,科学美教育完全可以也理所应当渗透在科普类作品的教学中,并成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科普类作品的编选过程中,编者就明确指出科普类选文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即从主要为了训练学生“比较复杂的说明”能力,只是作为说明文这种文体学习的凭借,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科学理念的渗透”。[3]教材编者的新理念无疑为科普类作品的教学开辟了新空间,为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打造了一个切实的平台。

把科学美教育纳入语文课程,作为科普类作品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还因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及目标与科学类课程不同,这使得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语文课程的特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属性,语文课程中呈现的科学内容较之科学类课程,更易凸显其人文底蕴,更易唤起学生的美感体验。

同样的科学内容,在科学类课程中主要表现为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在语文课程中则主要表现为文化熏陶。这是由各自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同决定的。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科普类作品,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科学知识学习的要求。除了培养阅读能力的工具性目标外,人文性目标主要是培养科学兴趣,增强科学素养(包括科学审美素养)。由于没有科学知识学习的任务和压力,学生可以在更放松的心态中触及科学的人文内涵,感受科学中蕴含的美。

其次,两类课程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它们言语形式方面的差异,语文的言语形式对学生而言更利于审美。

科普类作品的言语形式与科学教材表述科学知识的言语形式有明显的不同:后者一般是纯说明性的,并以数学符号、几何图形符号等作为主要的表述符号,直观性较弱;前者的言语形式虽然也以说明性为主,但显然要灵活生动得多,而且语言符号对于一般的中学生而言,也更加形象直观。因此,同样的科学内容,科普类作品的表述往往比科学教材的表述更易使科学的审美属性凸显出来,从而让人感受到美的存在。

再次,从言语风格上看,科学教材的言语表述具有高度概括性,简练、平实、客观是其基本风格,一般不具个性色彩;而语文教材的言语表述讲求文质兼美,体现了作者的个人风格和个性风貌。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在介绍科学知识、阐述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感性因素,使自己的激情和个性彰显其中,形成强烈的感染力。笔者进行的一项关于科普类作品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最受高中生喜爱的篇目是托马斯·刘易斯的《这个世界的音乐》,其次是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究其原因,托马斯·刘易斯独特的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以及对自然、生命的绵绵浓情,是吸引学生的最重要因素;霍金幽默潇洒的语言风格,以及轮椅上的病残之躯蕴藏的元限激情和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是打动学生并使之折服的最大利器。

科学美是美的形态的一种,科学美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子概念,具有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感性”[4]特征。科学美教育,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科学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奠定正确的科学观,对科学探索和创造本身大有益处,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促进个体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统一,维护个体心理功能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这便是科学美教育的一般功能。而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还有其特殊功能。

(一)顺应课程整合的趋势,促进语文课程与科学类课程的沟通与渗透

我国普通高中历来以分科课程为主,各学科为满足升学的需要,又片面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片面突出学科本位,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致使整个高中课程缺乏必要的沟通与渗透。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所追求的课程整合的价值,不仅仅是表面化的学科知识层面的交叉与联系,更是精神层面的沟通与渗透。这种跨领域的课程横向整合,无论是对语文课程还是对科学类课程而言,都是大有禅益的,二者融通的结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生在科学类课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可以帮助他们在语文阅读中更好地领略、欣赏科学之美;另一方面,科学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可以给学生在科学类课程的学习方面提供积极的帮助:从知识、能力维度,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浓厚的科学兴趣,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确立新型的科学价值观。

(二)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也更加牢固地确立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语文新课标提倡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倡“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将感受科学美、增强科学审美素养纳入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应该说是体现语文课程开放性的重要表现。

语文是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感受科学之美,是以作品的语言为媒介的。选人语文教材的科普类作品,大多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们娴熟地运用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笔下情趣盎然,文采飞扬,一方面反映了他们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启示我们科学与人文之间没有天笙鸿沟,二者是可以也应该走向融合统一的;另一方面,还折射出他们元与伦比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元不给人积极的审美感受和巨大的精神激励。这些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完美统一的科普类作品,会给学生带来这样的启示:从事科学工作同样需要扎实的语文功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恐怕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把“感受科学中的美”纳入课程目标的初衷之一吧。

(三)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语文素养是单一的学科素养吗?当然不是。作为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作为人的整体素养的一个有机部分,语文素养一方面与艺术素养、道德素养等其他方面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与科学素养有机融合,反映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养;另一方面,语文素养作为个体的基础性素养,又表现在个体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素养的形成和完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在个体成长中的融合,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情的,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代表了一种最根本的人类文化精神,它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人文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而且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人教版高中语文系列教材编选的科普类作品,大多体现着这种渗透与融合的趋势,例如,《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解释“熵的定律”的物理学及哲学意义,乍看是宣扬了一种悲观的世界观,其实反映了科学家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个世界的音乐》形象化地描述了生物间的信息交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和其他生物本质上的同一性,嘲讽和批判了“人类沙文主义”的傲慢与无知,足以引发我们对人与其他生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科学家们在人文精神感召下的躬身自省,为科学精神注入了更多人性化的内涵,这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崇高之美。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科学美教育,正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通趋势。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受科学之美,体会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贯通,无疑有助于他们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从而实现素质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主要依托于科普类作品的教学,因此,调整和改进科普类作品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美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一)淡化文体意识,突出审美教育

科普类作品的功能从主要训练学生“比较复杂的说明”能力转向“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科学理念的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同时使学生的审美视野拓展到科学领域。这就意味着科普类作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将有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

一方面,以训练学生比较复杂的说明能力为主的教学思路是片面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的产物,它忽视了科普类作品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没有认识到科学中还有美的存在,当然不会考虑到科普类作品的教学还应贯串着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新课标关于审美教育的新理念,以及在阅读中感受科学中的美的新的课程目标,将引导科普类作品教学的策略方向:淡化文体意识,突出审美教育,使科普类作品的教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拓展审美境界的平台。

实际上,教材编选的很多科普类作品本身文体特征并不明显,已经很难用“说明文”来一概而论了。例如,《宇宙的未来》更像演讲辞,《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类似随笔,如果我们还套之以说明文的教学思路,未免南辗北辙。从语文学科本位出发,科普类作品的主要教学任务当然是培养阅读能力。但笔者认为,一方面,阅读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其中也包含着审美能力;另一方面,除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外,新课程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教学策略要兼顾能力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能力目标本身需要整合,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之间也应该融通。

(二)发挥言语教学优势,实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统一

在教学策略具体实施的层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学科的言语教学优势,从课文的言语形式入手,通过品味、分析课文的言语形式诸要素,感受科学之美;把科普类作品中蕴含的科学之美与其独特的言语形式结合起来加以观照。

言语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言语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形式内容形式”。[5]就一篇课文说,必须从形式入手把握内容,再就内容来领悟形式,这就把形式与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文章的言语形式诸要素,包括大到篇章结构、言语风格,小到句式变化、语词特点的各个方面。就具体篇目来说,策略的实施是灵活的,一般而言是抓住一篇课文最突出的言语形式要素,以此入手把握最具光彩的言语内容。譬如,《宇宙的未来》以演讲辞特色见长,如果选择从品味演讲辞的言语特色──诸如语句的口语化,娓娓道来的流畅性,幽默的言语风格等──入手,就可以感受到霍金向我们展示的科学的奥妙美、新奇美,以及他身上洋溢着的激情美和崇高美。如果兼顾了结构的逻辑性、语句的严密性和用词的精确得体,我们还能体会到科学思维的谨严美。

于漪老师曾举过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6]在教学《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时,她引导学生注意结尾处的一个句子“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要求学生把这一句和去掉“除了……以外”的句子相比较,体会语言的周密反映出的科学思维的审慎和科学态度的严谨。于满老师的教学思路,正体现了言语教学的独特优势,体现了形式与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三)读写结合,在创作中体会科学之美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在编选科普类作品阅读篇目的同时,也安排了与科普类作品阅读密切相关的写作训练,即科幻小说和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写作(第五册)。

科幻小说的创作要求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学生创作科幻小说的尝试,不仅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激情,而且还能使他们充分体会到科学思维的严谨、科学创造的神奇以及科学发展前景的美妙,并加深对科学理论和谐性的理解,从中享受到元比丰富的科学美。

自然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论文的科学性有赖于论文结构的合理、周密以及语言的准确、清晰、逻辑严密,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撰写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练习,最直接的收获元疑是对阅读中感受到的科学思维的谨严美有了切身的体验。论文的创造性则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这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考察和培养,学生也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着科学的新奇美。

(四)通过调整评价策略,改进科普类作品阅读教学

在前文提到过的关于科普类作品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笔者感触最深的是,虽然大多数学生认同“科学中存在着美”,但却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在阅读科普类作品时体验到“乐趣或美感”。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原因主要是“内容艰深”“教学枯燥”,因此他们普遍对科普类作品的教学缺乏兴趣。

笔者以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以往的科普类作品教学评价过于强调知识和能力评价的重要性,导致教学中只注重“提要钩玄”等阅读能力的训练任务,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反应。要想摆脱这种窘境,我们的评价策略必须作出调整,并通过评价策略的调整来改进科普类作品的阅读教学。

科普类作品的阅读评价,必须摒弃过去只看重单纯的知识和能力评价而轻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的陈旧理念,突出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针对性。一方面要把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考察纳入原有的能力评价体系,使能力评价更合理,更灵活,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方法的使用二对作品及教学的响应程度、感受深度等纳入评价的视野,并与知识和能力评价整合起来。

具体来说,首先,针对学生对科普类作品兴趣普遍不高的现状,评价的起点应落在学生对作品及教学的响应程度上。基于这样的评价策略,我们的教学切人点应该作出针对性的调整,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作为科普类作品阅读教学的起始目标。笔者曾就调查显示学生喜好程度最低(2.2%)的《数学与文化》在某高三文科班作过一次成功的示范教学。考虑到不少学生对数学学科有畏惧感,简单地让他们谈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很难引起他们探讨数学文化问题的兴趣和热情,笔者的导人是从学生兴趣和认同感较高的其他文化形态(文学、艺术)入手,让他们以比较的眼光去看数学,结果,即使是最讨厌数学的学生,也有了兴趣去找一找数学令他讨厌的原因;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发现数学文化的特点,增强对数学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提要钩玄”能力训练并非不重要,恰恰相反,它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训练,但这种训练不应该是单一的、独立的,而应该注意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有机联系。在“提要钩玄”时,注重对“要”的内容、“玄”的实质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通过科普类作品的阅读,不仅提高“提要钩玄”能力,也发展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不仅学到语文知识,也增强科学素养,进而感受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总之,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科学之美,提升审美境界,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理念之一,必将对今后的语文教育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本文的探索只是抛砖引玉。毕竟,跨领域的学科渗透和课程整合的研究,在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都还是刚刚起步,任重道远。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