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历久弥新 本色语文
 更新时间:2024-05-06 13:27:13

历久弥新 本色语文

历久弥新 本色语文

——赏析王企贤老师的教学艺术

无意问翻阅到原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名誉校长、教育专家王企贤老师执教的《将相和》一课的教学实录,感觉就像打开一瓶陈酿老酒一样透着喷香。不禁啧啧称赞。是的,母语教学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变迁,总有一条血脉在延续。追溯先师教学之风范,回顾语文教学改革之历程,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时下语文课改该继承什么样的教学精髓。本人和大多数教师一样远离王老师生活的年代,拙文只能撷取他的几个教学片段来作一番感性认识,如隙中窥月,浅陋之处在所难免。

[镜头一]“将相和”

师:《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战国时代的赵国。那个时代,在赵国有两个威望很高、影响极大的人,一个是蔺相如[板书:蔺相如],这个人的姓不好写,草字头下一个“门”字,“门”里面一个“隹”字,这个字念nn。还有一个人,名望和地位不在蔺相如之下,他的名字叫廉颇[板书:廉颇]。注意这个字的写法。廉颇是个大将[在廉颇后面板书:将],蔺相如是个有名的宰相[在蔺相如后面板书:相]。这个故事是说大将军廉颇和宰相蔺相如起初感情不是那么很好,但后来一变而为感情很好的朋友。这篇文章主要是说他俩由感情不好而到很好,所以题目叫做《将相和》。[板书:将相]什么是“和”?

生:和好的和。

师:[继续板书:和]这个字的口字要写得靠下一点。凡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笔画较左边少,右边部分就靠下一点写[指板书:“和”字的“口”]。这个故事是怎样引起的呢?它的起因是由于当时闻名天下的一块宝玉“和氏璧”[板书:和氏璧]。哪个璧?

生:[齐答]璧玉的璧。

师:这个故事在哪里见过?

生:《和氏献璧》。

师:《和氏献璧》的最后两句话怎么说?

生:为了纪念和氏为这块玉失去双足而命名为和氏璧。

师:这块玉之所以被称为宝玉,不只因为它玲珑剔透、质地精良,更重要的是为了这块玉,有一个人被刖掉了双足,而这个人就是何氏,所以简称和氏璧。

[感悟:王老师启蒙于解放前的私塾,精彩文章尽在,1927年从事教师工作,深谙语文教学之真谛:学习语文归根结底是学习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更是如此。

王老师从汉字的字音、字形到字义,教得一丝不苟。更为称道的是,他不是把这些字孤独地拎出来,而是结合故事内容和课外阅读进行有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学得有情、有境。]

[镜头二]‘‘借口”

师:送去不好,白丢宝玉。不送去有什么不好?

生:不送璧怕秦王以这件事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师:不送璧怕秦王以这件事作为什么?

生:借口。

师:[板书:借口]什么叫借口?

生:不正确的理由。

师:有没有理由?

生:有。

师:[发现学生回答得不恰当,立刻重问了一句]有没有理由?

生:没有。[显然学生对这个词语是不大理解的]

师:没理由,假托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是不正确的,这就叫做借口。过去讲过的《草船借箭》,周瑜想杀诸葛亮,限他三天造十万支箭,“造箭”是为杀诸葛亮的——

生:借口。

师:对,这就是借口。

[感悟:自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有不少教师很少运用像王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靠意会来理解词语。但看了上述这个教学片段,我们也不能否认恰当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意会。这个“好”体现在意会上就更准确,更科学。我们若按常态进行教学,学生大概理解到“借口”就是借一个理由的意思也就可以了。而王老师教书不可不谓之认真,他通过耐心启发诱导,让学生明白“借口”的意思:前提是没有理由,因此要借一个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又是不正确的。把词语的三层意思分析得有条有理,且教者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又作了适当的举例说明,解释得如此有根有据。]

[镜头三]“宁可”

师:和氏璧不给送去,理屈的是赵国;送去不给城,理屈的是秦国。对比的方法。要让理屈的罪名背在秦国身上。“宁可”理屈背在秦国身上,也不能发动侵略战争。我们看“宁可”,你们见过这样的句子吗?说一说。

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师:还有——

生:[有些紧张]宁可跪着——

师:你说反了。[等了一会儿,那个学生还答不出来,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谁能说?

生: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师:对了,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在几种情况下选择一种,蔺相如有几种方法?

生:两种。

师:宁可送去璧让秦国理屈。

[感-晤:这个教学片段虽短小却不失为经典。经典的意义之一,在于学生所说的都是经典名句,都是反映高尚人物“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和民族气节;经典意义之二,在于学生所列举的这些名句与文本主要人物蔺相如的爱国品质是一脉相承的。与之相对比的是我们的教师往往是让学生运用“宁可”自由造句,美其名日进行词语说话训练。学生也许会说“我宁可牺牲玩的时间,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等等这些反映日常生活的句子。虽然学生理解了,也会运用了,但把课堂的氛围、教学的“场”给打破了,再说语言训练还有个高下之分。语文教学就要像王老师那样让学生学习经典语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质量,这应该作为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镜头四]‘‘令”与“为”

师:同学们想想“瑟”是什么?[指挂图]瑟已经失传了。开始有十根弦,后来改成二十五根弦。当时是用手弹,不说弹,说鼓。赵王是个音乐家,鼓瑟很好,所以秦王要他鼓瑟。这本来没关系,问题就在秦国的史官。史官是什么?

生:记历史的。

师:史官就是随着国王把他的行动记在史册上。赵王鼓瑟之后,秦国的史官写了一行字,谁念一念?[指名朗读]

生:[朗读]“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师:这个侮辱性的记录表现在哪个字上?

生:[齐答]‘‘令”字上。

师:你也是国王,我也是国王,赵王鼓瑟之后,不用秦王吩咐,秦国的史官就自动写上了并大声宣读,这是侮辱性记录,可见是事先准备好的。我们看蔺相如,他看到自己的国王受辱,也想出一个办法侮.辱秦王。谁念一下?

[指名朗读]

师:这个字念fǒu[板书:缶].这个字怎么写?你们见过用这个字作偏旁的字吗?

生:[齐答]缸。

师:这种乐器也失传了。缶是缸字的偏旁,可见是瓦器之类的东西。你们见过瓮,就是小口大肚子,可以盛汤的一种小坛子。秦国当时是比较落后的,秦国的乐器也比较简单,蔺相如就抓住这个茬儿,叫秦王击缶。蔺相如叫他击缶,他不击,两次要求,秦王都拒绝了。蔺相如就说:“我离你很近,你不击,我就跟你拼了!”他看透了秦王的内心是怕死,也好面子,君臣吵嘴也不像话,所以只敲一下,敲一下也就够了。[大家都笑了]这时赵国史官也写了,谁让他写的,是赵王吗?不是,是蔺相如,是蔺相如让史官写的。他让史官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他没写“令”字,而找到了一个比“令”字还厉害的字,是什么字?

生:[齐答]“为”。

师:因为这个“为”字可以使后人看到秦王在赵王面前低头哈腰,为赵王敲小罐的样子。[学生都被逗笑了]把他的丑态全写出来了。他想侮辱别人反而侮辱了自己。

[感悟:对于渑池会上秦赵双方针锋相对的较量,我们在教学中存在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抓住蔺相如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和角色表演体会主人公的勇敢爱国。第二境界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间身份的贵贱以及乐器的高雅之分进行分析,分享赵国胜利的喜悦。第三境界则是抓住记录于历史的文字进行咀嚼辨析,体会蔺相如的智慧。王老师不愧为中国文字学的专家,他抓住史册上的两个关键字“令”与“为”,并通过饶有趣味的讲解,使学生看到了当时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斗秦王的情景,更为高明的是把历史记录作为证据,把秦王的所作所为永远镌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正一反,文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教学的高下之分也不难辨出。]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