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实录2
 更新时间:2024-04-26 17:01:3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实录2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语文吗?

生(齐声):喜欢!

师:那你们很了不起啊,那等会儿就把你们的喜欢告诉我们的老师们,让我们不再寒冷!

同学们喜欢读新闻吗?

生(零星回答):喜欢。

师:如果一篇小说和一篇新闻放在面前,你们先读哪一个?

生:小说!

师:王老师小时候跟你们一样,一定是先读小说,不过这些年有了改变,因为老师发现阿,新闻也很有意思。那我们今天学这个新闻,就不再讲你们第一次学过的东西了。你们第一次讲了什么内容?还记得吗?

生:第一次我们讲了新闻的基本知识。

师:比如——

生:新闻的基本要素。

师:新闻的基本要素;怎么样写新闻,对不?咱们今天就不讲这些了,咱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学新闻。好,把书打开吧,做好准备。希望待会儿听到每一个同学的发言。(上课铃响)

师:好,有点紧张。那我们请班上最有激情的一位同学来读屏幕上的文字,回顾一下这则新闻的背景。有这样的同学吗?

(一生自荐,举手)

师:好!先运一运气。读!

生读新闻背景资料。(屏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800年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师:很好,他在“千里”和“雄壮”上重读了,他想表达一点儿气氛。还冷吗?我还有点冷,还有几句更有气魄,谁来读?

生读。(屏显)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大军蓄势待发,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师:恩,好!那么大的会场,要有点气魄不太容易啊!来,最后几句,同学们一起来。“万船齐发——”

生: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

师:为了记录这场战役,所以毛泽东写下了——读!

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热身运动:

师:这堂课我们有好几轮挑战,咱们先来做一项热身运动。注意了,你们想听我们同学自己朗诵呢?还是想听老师的音频?

生:自己朗诵!

师:好,有志气。我们自己朗诵。注意了,在朗诵的过程中,如果文中出现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词语,请你再次把它们圈画出来,帮助自己理清新闻的层次。非常重要。

(一生读课文。)

师:我很喜欢你的朗诵,因为你的重音处理的非常好。下一位。

(一生读课文。)

师:这是一位温柔的播音员。谁接下去读?

(一生读课文。)

师:恩,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继续。

(一生读课文。)

师:你也是一位准备充分的播音员。好,一起看屏幕。把这些词的读音读一读(屏显)。

锐不可当 要塞 荻港 歼灭 溃退

师:歼灭的“歼”很容易读错,一起来——jiān。

三、挑战一:

师:现在啊,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安排在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啊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啊?前面很重要啊。这是老师假设的一个情境。现在要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把他们安排在最后是有道理的。方法:找出刚才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核心句子,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屏显)

生:我觉得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时间的原因,因为文中有“21日起”,这里应该是写中路军;然后“21日下午5时起”是写的西路军;最后“23日”是写东路军。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是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师:嗯,你发现的是时间角度,他们是最后发起进攻的。很好,有没有另外的角度?

生:我觉得第二个角度是从敌人的由易到难。因为文中写中路军、西路军遇到的敌人是“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而东路军“所遇之敌抵抗较为顽强”,所遇敌人由易到难,所以东路军被放到了最后。

师:嗯,你发现把他们放到最后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要,而是因为——

生:他们是最重要的。

师:他们是压轴的,他们遇到的敌人最顽强。真好!

师:同学们很敏锐啊!看来,新闻的结构的安排是很讲究的。很好,你们很敏锐,表达很准确,接下来的挑战会难一些哦。

四、挑战二:

师:新闻的结构有讲究,新闻的语言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就以东路军的核心句子为例,来一起抬头看屏幕,读一读关于东路军的句子。(屏显)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生齐读。

师:我们之所以爱看小说,不怎么喜欢看新闻,是因为小说的语言中有形象、有情怀等等。但其实新闻的语言中也有形象、也有情怀。比如说,这些句子中红色的字眼,请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屏显)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生:我选择第三处。“较为”可以看出东路军所遇的敌人比中路军和西路军要强一些。这是与上文做对比。从“整天”可以看出此处的敌人十分顽强,也可以看出我军的力量也很强大。

师:“整天”说明时间长,时间越长,说明敌人越顽强,说明我军——

生:战斗力比敌人更强。

师:很好!

生:从“击溃一切敌人”可以看出我军力量强大!

师:嗯,回答井井有条,而且都说到点子上了,再来,其他两句。你的眼睛闪闪发光,你来。

生:我想说第二句。“所有”说明所有的预定计划都已经实现,看出毛主席的作战计划都已实现,说明我军离胜利已经不远。

师: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预想的和现实一模一样。还有一句,“同日同时”这其中也有形象、也有情怀哎。

生:写出了两只大军团结一心,同心同力。

师:我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生齐答:齐心合力!

师:读一读!

生齐读: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五、词语辨析:

师:眼睛睁大了,看屏幕,这是老师的表述,和原文对比,可以用老师的表述吗?(屏显)

歼灭一切抵抗之敌。

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并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师:好,准备发言。这个女孩,你来!

生:我说“歼灭”这一句。原文中是“击溃”,“击溃”与“歼灭”有程度深浅的区别。“歼灭”是把敌人打垮,或许敌人并没有死心,而“击溃”是把敌人打退去。

师:她发现了“歼灭”与“击溃”的不同点,谁能帮助她说得更完整更具体一些?

生:我觉得“歼灭”只是将敌人杀死,而“击溃”更是连敌人的内心也打垮了。说明敌方被我军打的军心溃散。

师(对前一个发言的女生说):你觉得他说的比你的好在哪里?

生:“歼灭”是讲敌人打败、杀死。“击溃”不一定把人杀死,但是把军心杀死了。

师:好,谢谢!真好!继续。

生:我想说第四句“切断长江”。书上是用的“封锁”,我觉得“封锁”更好,因为人力是无法完完全全切断长江的,无法阻止长江正常的流动的。我们只能封锁长江,组织长江的航运。还有,可以连着第5句一起讲。铁路是可以被人力所控制的,是可以被“切断”的,所以用书上的“切断”比较好,而且也不会与上文重复。

师:很好。不同的地理环境用不同的动词。还有一句,谁来?

生:我来。书上用的是“占领”,我觉得“占领”更好,因为“控制”只是控制了该地区的粮食、饮水等,而“占领”表明该地区已经完全被我军占据。而江阴要塞不是那么容易被攻打下来的,所以用“封锁”而不用“占领”比较好。

师:你像一个军事家滔滔不绝,很好!到底是“控制”更厉害一些,还是“占领”更厉害呢?

生:“控制”的范围比较大一些,“占领”的地区比较小一些。

师:我们来看注释,什么叫“要塞”?咽喉地区吧?如果我们要占领镇江,控制哪些地方就可以了?

生:控制火车站、市政府等等。

师:呵呵。对,要控制咽喉地区。齐读。

(生齐读原文句子。)

师:下面老师要展示的,与原文意思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老师的改文。老师改成这样,好吗?(屏显)

江阴等(原文是“诸”)县的广大地区;

已经(原文是“业已”)切断

生:不好,新闻的字眼要准确、严谨。虽然意思一样,但是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师:什么感觉不一样呢?

生:原文的字眼感觉更加正式,更有新闻的感觉。

师:你的感觉很敏锐。为什么会感觉更加正式呢?

生:我认为原文读起来更有气势。

师:怎么就更有气势呢?意思完全一样,但是“诸”、“业已”是什么词啊?

生:文言词语!

师:毛主席何须人也?他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可以赋诗的政治家。来,我们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业已切断……”

师:学好文言文,对写文章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增添它的韵味!

六、你有火眼金睛吗?

师:文章的导语和注释里的表述在长度上有微妙的不同,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很有意思。你能发现吗?

生:课文导语中是写“1000余华里”,注释里是写“500余千米”。课文中的写法更有气势,可以看出解放军战士的雄壮气魄!

师:这个同学滔滔不绝,很好。“1000余华里”完全等于“500余千米”,但是读起来让我们感觉——

生:更有气势!

师:哎,战线更长,是吧?气势就更加强大。在文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哪一个词语?

生:“我”。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多次,来读——(屏显)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师:去掉“我”好吗?

生:我觉得去掉不好,因为去掉后显得很没有气势。“我西路军”让人觉得西路军是“我”指挥的。

生:我认为如果去掉的话,感觉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而加上“我”能突出毛泽东那种领导力。

生:能读出毛主席对自己军队的自豪和骄傲。

生:写出了我军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师:凝聚力领导力都写在这个“我”字中,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军队——

观看视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一个共和国的黎明诞生了,这就是“我军”。毛主席曾经在这首我们熟悉的词中写到——读

生齐读《沁园春 雪》

师:谁是风流人物?毛泽东,还有毛泽东领导百万大军。你看,这领导力凝聚力必胜的决心都在其中。再来读——

生: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师:“一切”一定要重读。再来。

生再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愿意来为我们读这首诗?有大情怀的、有我军的气势的,王老师来为你配点音乐——

一女生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屏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这位女毛泽东真有气魄,来,像她一样读——

生齐读。

师:这就是我军,读——

生: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师:这就是我军,这就是人民解放军,读——

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新闻有点儿意思吧?为什么?因为新闻的滋味很绵长,新闻的滋味很绵长,是因为新闻的背后站立的不是一个小小的“我”,而是一个伟大的“我”、一个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新闻背后一定有伟大的情怀。(显板书)

师:孩子们,为什么我们既要读小说,又要读新闻呢?在《说文解字》中,“闻”表示“用耳朵来倾听”,倾听的不是自己房间里的声音,而是门外的声音,而且还是门外不断变化的、传递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新变化的声音!孩子们,倾听吧、琢磨吧、思考吧,小我就会变成大我!来读——

倾听门外世界,关注社会人生(屏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品读新闻的方法。当有一天你们发现自己爱读新闻多过爱读小说的时候,你们就长大了!来,再齐读——

生: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希望我们这个班也有横渡长江似的气魄!有一天从小我变成大我!

下课——

字典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